□ 杨洪泽 陈烨
辽宁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打造有态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思政课。
实:真抓实干
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学校党委成立了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实现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联动融合发展,形成了思政课教师准入和退出制度,优化了思政课评价体系,制定了思政课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推进“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手拉手’导师责任制”,开展“思政课教师教学学术推进计划”“思政课教学质量建设年”等系列活动,发挥思政课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全方位培训思政课教师,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着力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经过几年时间的精准扎实培训,多名思政课教师荣获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能手、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辽宁省本科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中,1人获一等奖,3人获二等奖,14人在辽宁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1人在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获特等奖。
新:守正创新
全面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
学院提出了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当“课堂的领导者、教材的翻译者、行为的管理者”,还要当大学生“人生的服务者、问题的咨询者、思想的引领者”的教学理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开展主题艺术思政公开课,坚持“舞台就是讲台,节目就是课件,演出就是教学”,以解决学生思想实际问题为指引,勇于思想碰撞,勤于反思求真,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构建了基于问题导向的思政课“问题+专题”的理论讲授体系,解决了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困惑的衔接性问题;以“社团化”为依托,建立“主题+课题”的“社团化”实践教学体系,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性问题;以能力为目标,建立“过程化”的课程考核体系,解决了“知”与“行”的转化问题。在教学中,强调思政课教学既要有意义还要有意思。在教学语言上,强调“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让大道理落细、落小、落实。思政课已经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4门思政课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4位教师被学生无记名投票评为“学生最喜爱教师”,学校唯一一位“学生最喜爱教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就是思政课教师。
联:内外联动
切实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学校制定了《“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建立校内外协同机制,拓展“大思政课”工作格局。2023年3月,学校牵头在全省率先实质性启动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建设工作,开创了中小学教师到辽宁科技大学访学工作先河,2024年启动了第二批。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举办了鞍山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主题艺术思政公开课,34.2万大中小学生、学生家长和省内高校思政课教师相聚“云”端,同上一堂兼具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亲和力的思政大课,公开课获累计实名点赞37.6万次。2023年4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省内5市13家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了辽宁“千山”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联盟,打造区域高校思政课建设共同体,为各联盟成员单位的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实现思政课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
辽宁科技大学思政课建设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将继续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加强思政课内涵建设,引领大学生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挺膺担当、矢志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辽宁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