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佳丽 文 本报记者 卢立业 万 重 摄
在辽宁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尤其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辽宁与中央企业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央地双方共同为新中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辽宁部分工厂北迁,六七十年代辽宁大批技术干部、工人和管理干部支援“三线”建设……创造过历史性辉煌的辽宁,对全国多个地区、多个工业行业进行过无私援建,许多央企是从东北、辽宁走出去的;曾几何时,辽宁遭遇阶段性困顿,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关键时刻,与辽宁血脉相连的央企,对辽宁再展雄风心心念念,期待携手,共创未来。
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既需要辽宁上下自力更生拼搏奋斗,也需要外部力量全程参与,全力支持。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作为辽宁不可多得的战略资源,不可比拟的后发优势,央企与辽宁的双向奔赴,实成必然。
“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尤其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央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肩负起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使命,“回到辽宁、反哺辽宁”,投资参建我省重点项目,续写央地合作新篇。
去年,辽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3月1日,辽宁省与央企深化合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如今,仅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省落地重大央地合作项目超过200个、累计完成投资超1400亿元。特别是今年1月至8月,120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636.4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32个新开工项目,已完成投资43.3亿元。
去年至今,我省与央企会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数量皆为全国之最,项目签约数、落地率、开工速度领先全国,其中,2023年89个签约项目中,45个项目当年实现开工,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超过50%,签约项目开工率目前已超过60%。
与过往纾困解难、强弱结合的央地合作模式不同,近2年来,我省与央企的合作,紧扣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任务,聚焦产需对接拓宽合作领域,聚焦多种经济主体拓展合作空间,聚焦重点央企落实生产保障,促进驻辽央企提升产值……多种合作模式,使央地合作双方呈现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态势,为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了坚强支撑。
去年,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3%,高于全国0.1个百分点,增速自2014年以来首次高于全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14位,是近十年来最高水平。
今年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18.8%。从各市看,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于全省前列的,央地合作项目数量排名也全省靠前。今年,我省新签约近200个央地合作项目,项目投资完成金额排名靠前的城市,与今年前8个月财政收入居全省前列的城市几近重合。不难看出,央地合作的推进情况,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呈相关态势。
在努力打造央地合作试验区和示范区上,我省已迈出坚实步伐。强劲的央地合作发展势头,正在为辽宁全面振兴贡献出澎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