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体现奉献精神

——专访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哈静
辽宁日报 2024年09月29日

本报记者 张 颖 文 本报记者 卢立业 摄

在大连的1930・冰山工业文化展览馆中,游客一边品味咖啡,一边感受百年工业史的宏大叙事;在沈阳重型机器厂二金工车间,观众一边跟随驻场歌手舞动节拍,一边想象着昔日工人砸下重锤的豪迈……近年来,辽宁多处工业遗存变身城市新景,圈粉无数。

作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辽宁工业遗产极为丰富。这些珍贵的工业文化载体有着怎样的独特内涵,对它们的保护更应关注哪些方面?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哈静长期从事辽宁工业遗产研究,她给出了解答。

辽宁日报:如何界定工业遗产的概念?

哈静:很多人一提到工业遗产,首先想到的是厂房。这样的定义缩小了工业遗产的内涵和外延。工业遗产应该是发生在城市或工厂里的工业生产及生活活动的结果。比如,沈阳铁西区的工业遗产,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鲜活的故事。因此,我们评估一处工业遗产的核心物项,既包括有价值的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也包括工业生产中的传统工艺、工业生产流程、档案资料等。甚至工人们在劳动中形成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工厂张贴的标语,工人劳动时喊的口号,都是我们在工业遗产调查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辽宁日报:您对全省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编著了《中国工业遗产史录(辽宁卷)》。开展这一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哈静:《中国工业遗产史录(辽宁卷)》这本著作对辽宁工业遗产的调查与挖掘、价值评价、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看到辽宁工业遗产的全貌,展示辽宁工业遗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项研究,让辽宁人更了解辽宁的工业文化,更了解自身的精神血脉。

辽宁日报:辽宁工业遗产呈现出哪些特点?

哈静:我调研了近100处辽宁的工业遗产。这些工业遗产呈现出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是区域性布局特点。辽宁的工业遗产沿三大铁路线串联形成区域枝状空间分布格局,包括沈哈大铁路线串联的沈阳、铁岭、鞍山、辽阳等核心工业轴带,以及沈吉线铁路和沈丹线铁路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形成的辽中南遗产区域空间格局。在这些区域中,辽宁各个工业城市各自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如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大连的港口经济、鞍山的钢铁产业等。此外,还有很多工业遗产集聚区,这些区域工业遗产空间密集分布,相互关联,占地规模较大且集聚效应明显。

第二是“重”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完成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目标,辽宁在产业布局方面以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石化等产业为主。这也是辽宁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新中国工业摇篮”的由来。

辽宁工业遗产还呈现体量大、规模大的特点。由于装备制造和冶金是辽宁的支柱产业,这些产业所需的生产空间大,因此辽宁拥有众多大厂、大矿。工业遗产中的大厂房、大设备、大矿坑等所占比例也较大。比如鞍钢的高炉、抚顺西露天矿、阜新海州矿的矿坑等,都是辽宁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日报:您认为工业遗产是辽宁人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这种奉献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全方位的,持久不变的。

哈静:是的。如果把工业遗产置于特定场域与特定历史时期去审视,那么它就是城市发展故事的生动缩影。调研时,我常与老工人交谈,他们的质朴、勤劳总会触动我的心灵。可以说,辽宁人的奉献精神贯穿了中国工业发展的整个历程。

这种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艰苦创业。在国家工业化初期,辽宁工人面临着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艰苦的生产条件,这要求他们在从事生产时具备极为顽强的毅力。艰苦的创业环境,铸就了工人们坚韧不拔、敬业奉献的精神,为辽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二,勇于创新。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辽宁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在共和国工业历史上创造了众多第一。这种创新精神传承已久,且代代相传。老一辈产业工人如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毛主席的好工人” 尉凤英,他们以坚韧不拔、刻苦钻研的精神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力量。到今天,众多的辽宁产业工人秉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断创新突破。

其三,甘于奉献。解放战争时期,辽宁为前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抗美援朝时期,辽宁大量输送武器和军需;在和平年代,辽宁生产的工业产品也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辽宁人的奉献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这种奉献不是阶段性的,而是持久不变的。

辽宁日报: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辽宁的工业遗产,应该做好哪些工作?

哈静:首先,工业遗产保护的重心在于持续加大普查认定力度。要在认定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对于那些有价值但是尚未被认定的要尽量留存。

第二,需要秉持多模式的活化方式。除了建成博物馆、文化产业街区、民宿、旅游景点等,还可以考虑工业遗产与现代教育、科技研发等方面的结合,比如建立工业遗产教育基地、科技研发中心等。文旅体融合是工业遗产保护非常好的发展方向。工业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底蕴,适合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比如2024年央视春晚沈阳分会场设在中国工业博物馆。工业遗产也是独特的旅游资源,鞍钢博物馆、沈阳红梅产业园、大连冰山展览馆都是当地旅游热门打卡地。

第三,需要加大对工业流程、工业设备、设施、工业景观等的完整保护。这些独特的生产工艺记录了工业发展的历程,为后人研究历史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和可触摸的历史记忆。我们应当对这些传统工业设备进行创新利用,形成独特的工业景观,彰显辽宁的工业城市特色。

最后,应当更加重视公众的参与。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中来。也可以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交流与合作。

总之,辽宁的工业遗产不仅见证了辽宁乃至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应该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让这些工业遗产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