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工匠

辽宁日报 2024年09月29日

王晓峰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田 勇 文并摄

如何让工业机器人更加智慧?

装上“最强大脑”——这就是新松公司给出的答案。

作为新松公司中央研究院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的高级总监,王晓峰就是那个给机器人装上“最强大脑”的人。

进入新松公司以来,王晓峰始终在生产设计一线摸爬滚打,迅速成为国内机械臂先进控制算法与智能应用工艺研发的佼佼者。

王晓峰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经由他设计的机器人既能移动大型装备,也能进行微米级的精细操作,还能代替工人在恶劣环境中作业。去年底,包括王晓峰在内的新松机器人研发团队,被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和省精神文明办授予辽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博士毕业后,我确实有很多选择,同学也都劝我到互联网大厂。”说这句话的人就是王晓峰。

2017年,王晓峰博士毕业于东北大学,在校期间攻读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

“读高中那会儿,我最爱看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这就是我读博期间攻读这个与机器人密切相关专业的原因。”王晓峰说,“我感觉,机器人特别酷,做机器人的人就更酷啦!”

与此同时,一部名为《大国重器》的纪录片,也让王晓峰更加坚定要到企业这个广阔的舞台发展。王晓峰说:“纪录片里真实地记录工人们的智慧,也鲜活地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大国重器背后的故事,更加展望祖国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的未来前景。他们的奋斗故事让我陶醉其中,迫不及待地想要在生产一线大展拳脚。”

但是,让王晓峰始料不及的是,踌躇满志的他刚进厂门就发现了自身不足。

为迅速进入工作角色,王晓峰一方面学习有关材料,一方面积极向公司老员工虚心讨教。王晓峰说:“科研就是这样,探索一个个未知领域,收获一个个意外惊喜。”

动力外骨骼机器人的新产品开发,是王晓峰正式参与的第一个项目,结果又被现实给深深地上了一课。

原来,所谓的动力外骨骼机器人,主要用来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就要求工程师在研发过程中,必须时刻考虑到患者的身高、体重等参数,但是王晓峰却发现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大多基于理想状态,这就意味着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会存在数据偏差。

后来经过技术攻关,王晓峰与团队成员终于攻克难题,并在理论与应用的碰撞中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

工作的第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王晓峰和他的团队挑战新一代智能型工业机器人研究项目。王晓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说:“当时,项目组有七八个人,都是刚刚入职新松两三年的年轻人。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勇气,我和团队成员更是敢闯敢拼。”

按照王晓峰的话来说,当时有种“打怪升级”的感觉,他们一次次经历失败又一次次出发。最终,在揭榜的企业中,他们获得第一名的出色成绩。

2023年,一家国内企业找到新松公司,要求定制一套210公斤重载点焊机器人汽车装配生产线。听到这个消息后,王晓峰默默地在心里说:“这个标准,国内没有,尚属空白!”测试阶段,新松公司发现,各项数据都满足客户需求,唯独就是偶发性因动作不一而造成节奏打乱。王晓峰临危受命,但是却怎么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后来还是焊接工程师周斌给他启发,那就是机器人运动轨迹的弧线弯比直角弯更稳定。

“我当时一拍脑门儿,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所以连夜写代码、修改数据。”王晓峰说,第二天,果然取得真机实验成功,“后来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就四个字,大道至简!”

“每天编程序、写代码,累不累?”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晓峰笑着回答:“累,但却快乐。”

采访结束后,王晓峰马上就回到办公室,屏幕上满是记者看不懂的繁多的数据和待解的难题。他随即沉浸其中,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