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亲的“立功喜报” 从东北到西北

辽宁日报 2024年09月29日

李文忠的“立功喜报”。

李永革讲述“三线”故事。

本报记者  卢立业  文并摄

秦岭脚下,清姜河畔,宝成线旁,有一家由原沈阳桥梁厂援建的“三线”企业——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又称“宝桥厂”)。

7月18日,记者在宝桥厂东北门的南山明珠小区,见到了76岁的“老乡”李永革,听他讲述那代人,从1900公里以外的沈阳来到宝鸡,扎根大西北近一个甲子的故事……

不负牺牲

泛黄的立功喜报、革命烈士证明书……静静地躺在李永革家的书柜里。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这些历史见证,逐一展开,向记者介绍。

“我父亲生前是沈阳桥梁厂的架子工。1951年4月1日,牺牲在朝鲜的清川江大桥……”说着说着,李永革眼圈泛红。

根据沈阳桥梁厂厂志记载,1950年11月,该厂选派126人组成“钢梁队”奔赴朝鲜。这支特殊的队伍“每天顶着敌机的轰炸,担负着鸭绿江、清川江、万城、定城的路轨和桥梁的抢修任务。在执行任务期间,工厂共有13名烈士,把热血洒在朝鲜的土地上”。李永革的父亲李文忠,便是这13名烈士之一。

父亲牺牲时,李永革年仅三岁。“我对父亲的记忆非常模糊,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立功喜报和革命烈士证明书。”父亲为国捐躯的事迹,深深影响了李永革。作为烈士的后代,他从小便立下志愿——像父亲那样,为祖国的桥梁建设贡献力量!

1964年冬天,李永革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为沈阳桥梁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我父亲在钢结构车间工作,我也进了这个车间。”李永革说,与父亲不同的是,他选择了对技术要求更高的工种——铆工。

为国建桥

到今年为止,李永革来宝鸡整整58年了。

58年前,为支援三线建设,沈阳桥梁厂“一分为二”,部分迁往宝鸡。

那是1966年的秋天,进厂不满两年的李永革带上简单的生活用品和父亲留下的立功喜报、革命烈士证明书,与奶奶一起,踏上西行的火车,经过30多个小时的颠簸,来到宝鸡,从此扎下了根。

“我们车间有300多人,其中280多人来了宝鸡。当时,整个沈阳桥梁厂迁过来800多人。”李永革回忆,除了迁出大批技术工人外,沈阳桥梁厂还将最先进的设备调到了宝鸡。

对李永革和工友们来说,支援三线建设充满考验。他告诉记者:“当时厂子还不具备生产条件,我们人拉肩扛‘边建设、边生产’,克服了不少困难,才让厂房车间、机器设备顺利运转起来。现在回想,当年真是太不容易了。”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广大工人干劲十足。1969年至1973年,宝桥厂顺利完成成昆线32米栓焊梁67孔,援建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桥梁608孔和两座黄河大桥,还完成了双面铣边机、道岔中频淬火机、铸铁造型半自动线等一批技术改造项目。

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技术的支撑。记者在查阅宝桥厂的资料时,常常看到这样的描述:“宝桥厂的技术班底基本来自沈桥厂。”李永革告诉记者:“当年从沈阳来宝鸡的职工,都是业务骨干。”

李永革从事的铆工岗位,被喻为金属构件施工中的“指挥者”,他自豪地告诉记者,“南京长江第二大桥、芜湖长江公铁两用特大桥、京九铁路线上的重要桥梁……退休前,我参与了宝桥厂的各项重大工程。”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第一宽桥、世界最大跨径重载公铁两用钢拱桥……多年来,宝桥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被业界称为“桥梁国家队”。这支“国家队”的辉煌,凝结着李永革等800多名沈阳桥梁厂工人的汗水与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