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三线”抢救辽宁记忆

一路“厂话”都是家乡话

辽宁日报 2024年09月29日

三线建设时期使用的机器。

再现三线建设当中的劳动场面。

本报记者  赵 雪

提示

从2019年赴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地调研开始,辽宁省档案馆三线建设档案征集组的“三线记忆”抢救工作,已经持续了5年。

截至2024年7月,征集组的足迹遍布四川、河南、湖北、重庆、宁夏等10省市区的三线建设相关企业,征集辽宁支援三线建设文书档案3927卷(件)、照片档案7166张、实物档案822件、资料1358件(册)、音视频档案284件、口述采集330余人次,征集档案总数已超过1.3万件。

每到一处,他们都会听到熟悉的辽宁乡音,也让那段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记忆再次重燃。

迫在眉睫

“三线建设”,是指在20世纪60到70年代之间,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而实行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辽宁作出了突出贡献。据档案记载,仅1964年到1970年,辽宁就有11个市(地)123家厂矿企业支援全国三线建设项目,占全国380个项目的32.37%。共迁走职工9.98万人,占全国迁走职工数目的68.83%。

这是一段辉煌而珍贵的往事。一甲子岁月流逝,记忆正在渐渐远去。对于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来说,收集辽宁三线建设史料是与时间赛跑。今年5月,征集组刚刚赶到洛阳,却得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离世了。陈俊武是著名炼油工程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也是目前已知从我省支援三线建设者群体中走出的第一位院士。

参与三线建设的亲历者们,或已不在人世,或已步入耄耋之年,那一代人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因此,抢救辽宁支援“三线建设”史料,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遍地乡音

三线建设期间,辽宁支援项目遍布各地。

鞍钢援建了武钢、攀钢、宝钢、湘钢(今湖南华菱钢铁)、水钢、唐钢、莱钢、舞钢;

沈飞援建四川的成飞,陕西的西飞;

大连石化援建北京市的燕山石化东方红炼油厂、山东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甘肃兰州石化炼油厂、江苏南京金陵石化、江西九江市九江炼油厂、新疆独山子炼油厂、湖南岳阳巴陵石化;

……

于是,省档案馆征集组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听到最熟悉的乡音。

在甘肃,征集组找到了天水二一三电器集团有限公司退休职工范明伟、安凤玲夫妇。在遥远的大西北,连接待人员都操着一口流利的辽宁话。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或是“三线二代”“三线三代”,或是与这些三线人后代一起长大的本地人。

在陕西、在湖北、在青海,不少当地大厂的厂区、生活区里,人们都操着一口东北口音,这特殊的“乡音”,也是属于他们最亲切的“厂话”。

完成夙愿

因三线建设走出去的辽宁人对那段岁月都是记忆犹新,也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家乡。

记者了解到,2023年征集组在甘肃天水采集资料时,找到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的老职工邓常伦。老人因两次摔倒双腿骨折,行动十分不便。采集资料期间,邓常伦就坐在家里的沙发上,腿上盖着一个小毯子,认认真真地述说了许久。他还向征集组捐赠了包括个人获得的荣誉证书、陪他从沈阳到天水的皮箱等实物档案共35件。去年8月4日,邓常伦去世。同年11月,征集组将捐赠荣誉证书的复印件邮寄给邓常伦的女儿,她感慨地说:“可惜爸爸看不到了。但十分感谢你们,完成了爸爸的愿望。”

今年6月,邓常伦亲属一行人专程从天水来到沈阳,并参观了辽宁省档案馆三线建设档案史料展陈室。他们写下这样一段留言:“是你们的耐心和细致……让那些模糊的过往变得清晰可感……让我们有机会追溯那段光辉的历史,感受前辈们的奋斗精神……”

一路采集,一路收获。与邓常伦有着同样经历的,还有他们——

姜建本,原本在大连低压开关厂工作,1970年来到天水长城电阻器厂。姜建本说,当年自己满怀激情踏上前往西北的列车,因为上三线的都是“好人好马好设备”,自己能成为三线建设者中的一员,让他很是骄傲。

杨宝贵,来自沈阳中捷友谊厂,他参与支援的是兰州高压阀门厂。那时的杨宝贵还未成家,女友李玉华得知他要去支援三线,毫不犹豫坚定随行,两人一起到兰州安了家。后来,因为不怕吃苦,勇于革新,杨宝贵获得“钻头大王”的称号,还成为甘肃省的劳动模范。

……

三线建设是一曲慷慨激昂的宏伟乐章,对共和国工业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虽独在异乡,却并非异客,奋战在三线的辽宁人建大厂、造重器、铸匠心,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报记者   卢立业   摄

辽报制图   董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