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年味儿

辽宁日报 2024年02月08日

付桂秋

提起年味儿,首先想到的是乡下,因为乡下人的生活方式更接近于传统,年味儿也更足。

在我们辽北,过年的气氛越来越热烈。除夕这天是讲究最多的日子。记得头天晚上,母亲就会很郑重地叮嘱我们:从明天开始,不许吵架,不许骂人,更不许哭,要拣喜庆祝福的话说。除夕吃过早饭就贴对联窗花了。院子里红火起来后,母亲会按照列出的单子烀猪蹄、炖排骨、炖鸡、炸丸子、给鱼过油,等等,这是准备接年饭中各种菜肴的第一道程序。接年饭上,菜的种类越多越好。我家6口人,多数时候是8个菜或10个菜,高兴了也有做12道菜的时候。还要做一锅米饭,这顿米饭必须要有剩余,预示着年年有余。接年饭最讲究的是整条的鱼,和米饭剩余一样,要的是年年有余的谐音,还必须要有猪蹄,那是刨钱的象征嘛。

而我父亲,这天上午就是专职收拾猪头。杀年猪的头不到除夕不能动,因为那是准备祭祖用的。现在我还能记起在乡下祭祖时的情形来。我家供桌设在仓房正面,是一个老式八仙桌,猪头摆在桌子正中间唱主角,过了油的整条鱼也要先放在这里,再用小碟子挑几样菜摆上。我就想,老祖宗大概和孙悟空一样,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他们没有吃这些食物,只是来看看我们就走了,就像父母不舍得吃腊八粥一样,把好吃的都留给我们了。

在除夕夜,就连扫地都是有讲究的,要从外往里扫,意思是百财进门不外流。从贴完对联到大年初二,还不能往外扔东西,连垃圾都不扔。这和扫地是一个道理。半夜煮饺子时,不能全部捞出锅,要留下两个占锅底。我结婚自己过日子多年,别的习俗可以省略,但除夕夜煮饺子压锅底的习俗我一直坚持着,感觉这才有年味儿。除夕的饺子一出锅,就要隆重地燃放鞭炮,这也是大年期间燃放爆竹最多的一次。

晚上10点后,就听那鞭炮声不分远近地传来,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夜幕下,高高挑起的大红灯笼把小院照红了脸。借着灯笼的光亮,可以看到爆竹的青烟在村子上空缭绕,孩子们叽叽喳喳叫着、笑着、闹着,喧闹的乡村就像炸了锅,过年的气氛就这样达到了巅峰。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小巷里,成群结队穿着花花绿绿新衣裳的孩子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小灯笼,出东家串西家地疯跑。这时候,每家大人都显出少有的慷慨,只要有孩子进门,就会抓把瓜子或拿两个糖块给孩子揣兜里。亲戚长辈还会给块八毛的压岁钱。孩子们腼腆地接受,礼貌地道谢,拘谨地道声“过年好!”然后就一溜烟儿地跑去下一家了。等衣兜揣满,就兴高采烈地跑回家,把兜里好吃的掏出来,自己放一个地方,留着过完年“打牙祭”。然后急忙冲出家门,再接着去拜年。

除夕这天,男人们理了发,刮了脸,穿了新衣裳,精精神神地去左邻右舍串门子。我们老家还有一个老令儿,就是三十儿晚上女婿不能来老丈人家,具体为什么,我也不大了解。但我清楚地记得有一年的除夕夜,我堂姐夫一推我家大门,就被院子里的父亲挡了回去。父亲沉着脸说,你有规矩没?大三十儿的上我们家串啥门子?你有啥事儿改天再来吧。堂姐夫笑着说,老叔,看你这走南闯北的人,咋还这么封建呢?父亲依旧板着脸,回敬他道,这叫传统,老辈子留下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父亲是很有威严的人,他严肃起来全都怕他。同时他又很传统,过年严格按照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办。不过,父亲的老规矩也有可以打破的人,那个人就是村东头的刘大娘。

刘大娘丈夫去世得早,没有儿子,4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她自己留村里过日子。在我7岁那年,刘大娘春节前生病了,家里清风冷灶什么都没准备。吃接年饭时,父亲就用小推车把她推我家来了。等吃完饭,又把她送了回去。

晚上父亲又翻找肉和菜,叫母亲和他一起去给刘大娘包饺子。母亲说我不能串门子,过会儿你把咱家包完的给她送去点就行了。父亲却说,过年嘛,过的就是半夜包饺子的热闹,这叫有人气儿。接年饭她都没做,这饺子再不包,她心里不定多难受呢。

我们几个孩子心里揣测,这里肯定有问题。不然这样一个不相干的老太太,父亲怎么就不顾及那些老规矩老传统了呢?后来,这个谜是母亲为我们解开的。她说,你爸和村里叫嫂子的人都开玩笑,可你们啥时候见过他和你刘大娘开玩笑了?他比你刘大娘小18岁,他小时候和你刘大娘住邻居,你奶奶生病时,都是你刘大娘带他的呢。滴水之恩还需要涌泉相报,你们不是听说过黑包公老嫂比母的故事吗?你们几个都记住了,老传统最讲究的就是孝,百善孝为先,这比啥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