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颖
读过《科尔沁旗草原》,那淡淡的忧郁就一直萦绕在心头。
8月11日,记者到铁岭市昌图县县城和老城镇去踏访端木蕻良的足迹,他笔下那个“不怎么秀丽的地方”。不知是不是巧合,那天昌图的天也一直阴沉着,车“窗外的暮霭一刻一刻地浓了”,让人不自觉地就有了忧郁的感觉,天气与要寻访的主人公性格不谋而合。
端木蕻良生于1912年,本姓曹,少儿时期名曹汉文,后更名曹京平。在昌图县的古榆城(今老城镇),端木蕻良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至1928年离开时,在这里生活了15年。这段时光对端木蕻良价值观念的形成、未来道路的选择,乃至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鴜鹭树”,端木蕻良的出生地,他离开时尚在襁褓之中,对一个月余的婴儿而言记忆应是极浅的,但在他笔下“鴜鹭树”出现了无数次。“古榆城”,《科尔沁旗草原》丁氏家族沉浮故事发生地,其中也有很多端木蕻良家族、家庭故事的影子。
端木蕻良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四合院落,朱漆红色大门颇显气派,院落内共有正房5间,东西厢房各2间,门房11间,共20间房。昌图县老城镇镇长陈正中说,这与端木蕻良祖宅的建筑样式高度相似。5间正房里陈列着端木蕻良及其家人曾经使用过的书桌椅、衣柜、储物箱等生活用品。这些物品大部分来自端木蕻良家人的捐赠,还有一部分是从鴜鹭树乡村民手里征集的。
一张表面斑驳的黑漆书桌,上面摆着一个砚台,几支毛笔,这是端木蕻良少年时使用过的。在这里他接受知识的启蒙,接受新思想的熏陶,通过对家乡政治、经济、文化、家乡风土人情等多方面接触,具备了叙述故乡的生活基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故土沦陷,他将自己的愤懑和拳拳爱国情通过笔端宣泄出来。曹革成说,端木蕻良一直是一个爱国进步青年。他发起组织学生自治会和“抗日救国团”等,领导一系列学生运动,流亡北平期间去唐山煤矿体验生活,去绥远前线参加学生抗日军……他很早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和信仰,加入北方左联后整天忙着办刊物,化名写文章,1936年开始使用笔名“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曾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这个地方是大草原,没有古代的森林,没有不平的山峦,没有长江大河,都是平地,就是东北话所谓的‘一马平川’。”他喜爱家乡的风景,他笔下的情景描写多彩多姿,引人入胜,草原风情,大地恋歌,境界辽远,氛围浓郁,尽显作者的文学才情。草原给予了端木蕻良创作的灵感,也是他一生的情感寄托。
端木蕻良创作的多部小说中,均以故乡的草原和土地为背景,在他创作《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大江》以及《遥远的风沙》《鴜鹭湖的忧郁》《爷爷为什么不吃高粱米粥》等多部小说中,流露的都是他熟悉的父老乡亲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展现的是在民族与阶级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的灾难和战斗。
他写鴜鹭湖的水,神秘而阴郁,浓雾中“空无所有”,月亮里“透着萎靡的苍白”。他写科尔沁旗草原,称那大地之所以不平,是因为“它总有流不完的眼泪”。他写秋天湖边的夜景:“一轮红澄澄的月亮,像哭肿了的眼睛似的,升到光辉的铜色的雾里。”
细细地品读端木蕻良的文字,很难不被“草原的风情和气味所迷”,他的文字就是一篇真情的告白,他不愧是“草原之子”,大地的“行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