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把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个重大关系

辽宁日报 2023年08月17日

李雨珊

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突出强调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这五个重大关系。

辩证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历史表明,资本逻辑所主导的西方工业文明对待自然无止境索取的方式,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恶化,导致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甚至严重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乎着人和自然的共同命运,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经济发展不能对生态资源进行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必须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这需要我们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自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始终将经济发展和人的活动限制在自然生态可承载的范围内,不断以高水平保护自然的方式来提升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使绿水青山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聚焦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并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角度谋发展,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了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整体推进,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强综合治理系统性和整体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生态环境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坚持系统观念,从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既是保护生态环境本身作为一个有机生命链条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互相掣肘”的片面思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决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与此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个生命共同体在自然界中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须依据不同地区环境资源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施策,才能够找到生态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统筹系统治理、全面治理、综合治理,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最大限度尊重顺应保护这个生命共同体,全面激发其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净化的能力。对于那些单独依靠自然恢复很可能无法逆转,或逆转周期长的已经受损的生态环境和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予以适度的人工修复和干预,为其重新构建生态平衡、恢复自然调节能力创造可能。

统筹兼顾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同时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加强对生态文明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我们不但通过了“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还持续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通过加快制度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亦重在全体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创共建共享。应在全社会范围内宣传绿色文明,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成为主流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

稳妥实施“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

中国作为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引领者,积极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生效、实施,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上接近1/5的人口,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并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要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碳达峰行动,也是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必须扎根中国具体实际,明确减排不是减生产力、“双碳”行动方案不搞“一刀切”等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序渐进的方案、持续发力的行动,把握好适合中国当前国情的降碳节奏和力度,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的结合,在降碳的同时确保社会生产生活的安全和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不断推动中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