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31年创新路上创效9000余万元

辽宁日报 2023年08月16日

本报记者 刘大毅

参加工作31年来,创新项目和解决技术难题70余项,累计创效达9000余万元,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创新大师”,他,就是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热轧部技术质量室工艺质量点检员王存。

1992年,王存毕业于鞍钢技工学校轧钢专业,先后在鞍钢第二初轧厂、热轧带钢厂、鲅鱼圈新厂热轧机组从事轧钢生产工作。

创新要来源现场、服务现场,要依靠同事、带动同事,这是王存的创新宗旨。

在热轧带钢厂工作期间,他先后参加了鞍钢1780线粗轧开工调试和规程制定,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宽度精度。在鲅鱼圈分公司热轧部1580线开工初期,他负责制定粗轧区域开工说明书、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岗位作业标准的编制工作,共提出合理化建议36项,并担当1580线开工粗轧首席操作,完成了1580线一次性试轧成功。为彻底解决轧机水平辊缝标定时安全隐患大、标定精度差、作业时间长等问题,王存设计了标定工具,经过5年多的生产实践、反复论证,于2008年获得了“一种轧机水平辊缝偏差的标定工具”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6年年底,粗轧下主轴发生故障,王存凭借个人经验,开发了粗轧数据模型和调整参数,并一次生产成功,该轧制工艺在国内外均无先例。2017年他开发了板坯在线测宽功能,彻底解决同类机组板坯无法在线测宽的共性问题,填补了在热轧产线上板坯在线无法测宽的国内空白,相关项目“热轧产线带钢宽度高精度控制技术”获第十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他发明的辊缝标定工具、废板简易吊具等实用性工具,把工作效率提升了30%以上,作业危险性彻底消除,深受一线职工好评,职工说这是我们现场走出来的“创新大师”。

多年来,王存先后获授权国家专利38项,认定专有技术3项,荣获全国冶金行业科学技术三等奖3项,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钢铁行业职工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冶金创新创意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展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4项,集团重大合理化建议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二三等奖各1项,鞍钢集团先进操作法1项,荣获“全国冶金系统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