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河南汝阳县西泰山景区内的一个农家宾馆(2005年)。杨 光 摄
图为原始村落改造的精品民宿群(2020年)。邓国辉 摄
本报讯 记者刘臣君报道 8月10日,由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河南省文化馆主办,辽宁省摄影艺术家协会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乡村百变——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影像展”在辽宁美术馆开幕。
“乡村百变——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影像展”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部分组成的100组视觉文本。这100组作品的展览,将不同年代的影像并置展出,用黑白和彩色相互对比,把中原乡村振兴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伟大历程用影像呈现出来。通过老照片和新照片的对比,一边是历史回眸,一边是现实繁华,新老影像,既碰撞亦交融,令观赏者仿佛穿梭于时间的长河中,成为乡村振兴历史进程的见证者。
在辽宁美术馆二楼展厅,不时有观众走过,记者注意到一位中年女性带着一个小女孩观展,这个3岁半的小朋友对摄影《田头走出来的“杂技明星”》很感兴趣,奶声奶气地讲给长辈听。这幅作品的左侧是田间地头正在蹬车轮的老年表演者,观看者虽少,但仍然报以热情,右侧则是光鲜亮丽的舞台上,年轻的杂技演员们骑自行车,将合作者顶在头上。
“乡村百变”除了要表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展现乡村中的人们,人生、生活方式和整个生活链条翻天覆地的变化。如陈更生拍摄于1997年的作品,博爱县靳家岭村的陈小胖是在石头垒砌的教室中学习,2018年,陈更生对陈小胖的生活进行了回访,靳家岭村已经被打造成青天河景区靳家岭红叶小镇,陈小胖已经成为景区的工作人员,购买了小轿车,添置了新房;如1959年樊鸣涛的作品中,开封市郊区牛庄公社的社员们正在收摘西瓜,准备外运,对比组的照片是2020年张涛拍摄,在开封杏花营镇举办的西瓜文化节上,游客抱着“瓜王”合影;如1979年朱广智作品,西峡县供销部门的职工正在收购当地农村的土特产品,在2021年周鸿宾的作品中,村播计划的农民已经开始通过直播带货,将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
观一隅而知全貌。这100个时代变化,饱含着摄影艺术独有的深度、厚度和温度,记录了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的珍贵瞬间,也体现了摄影家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历史使命。项目自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后,今年4月在郑州成功首展并启动了巡展仪式,先后在哈尔滨、兰考、合肥等地进行了展览,沈阳是项目巡展的第五站。
展览将持续至8月19日下午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