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哀册盖的字体充分体现了民族融合。
三国毌丘俭纪功残碑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石刻文献资料。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提示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在1658通(方)文物中,辽宁共有37通(方)重要文物入选。其中,辽代时期文物占到了辽宁入选文物的46%。专家表示,多个民族在辽宁地域内不断融合的特性,均在石碑石刻上有所呈现。
入选碑刻涵盖多个朝代
在日前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辽宁共有37通(方)重要文物入选,包括东汉司徒袁敞残碑、三国毌丘俭纪功残碑、十六国后燕崔遹墓表、北魏刘贤墓志、唐房山石经残片、辽石经幢、元百户张成墓碑、明宋国忠墓志铭并盖、清萨尔浒之战事石碑等,时间跨越了自东汉起,三国、东晋、南北朝至唐、辽、元、明、清等2000多年。
所谓“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是指在各种石材上雕刻铭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的古代物质遗存。我国古代碑刻石刻文物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载体。古代碑刻石刻文物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记录了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物等多维度、丰富的历史信息。古代碑刻石刻文物包括碑、碣、墓志、摩崖、造像、刻经等主要类型。
辽宁此次入选的37通(方)名碑名刻中,其中21通(方)目前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这些碑刻具有重要的历史及学术价值,比如,“三国毌丘俭纪功残碑”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石刻文献资料。
辽宁省博物馆典藏部主任李慧净介绍,辽博的21通(方)碑刻在时间跨度上从汉代至明代,延续了多个朝代。作为民族融合地区,辽博收藏的这些碑刻充分体现了这一地域特性。辽宁省博物馆常设“中国古代碑志展”,入选首批名录的部分名碑名刻均在展厅内展出,观众可以走进博物馆一饱眼福。
辽代占入选总数46%
首批古代名碑名刻入选有较为严格的门槛,据国家文物局介绍,其衡量标准主要包括六大方面:即碑刻石刻文物的撰文者、书丹者为著名书法家或代表性历史人物,见于史料记载并具有广泛影响;碑刻石刻文物的文字内容作为重要史料,具有历史、艺术史等方面的重要研究价值;碑刻石刻文物的形制、纹饰雕刻等具有典型特征,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碑刻石刻文物在民族融合、疆域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证据价值;碑刻石刻文物具有突出的地理标识作用;碑刻石刻文物字体反映古代文字演变发展,或具有重要的版本研究价值。
记者注意到,在我省入选的首批37通(方)名碑名刻中,辽代时期文物17通(方),占到我省入选总数的46%,是我省入选名录中碑刻数量最多的朝代。在全国首批名碑名刻中,我省辽代文物占比近四成,数量仅少于内蒙古。
在辽代文物中,皇帝和皇后的哀册并盖占到一定比例。比如,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辽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契丹文哀册并盖、辽道宗宣懿皇后汉文哀册并盖等,均入选名录。
专注辽代碑刻研究多年的辽宁大学原历史学院教授张国庆表示,辽代时,辽宁地区是契丹人的主要生活区和分布区,他们在这里营建了大量的州城。相较于现在的内蒙古,辽代时,辽宁地域内的民族分布呈现出杂居特性,这里既有契丹人,也有汉人,还有渤海国的后裔。此外,辽宁地区还是辽代帝陵所在地,这些民族融合与历史遗留反映在碑刻上,就呈现出了碑刻文化多元的特性。
据悉,《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