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红山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再拓宽

——“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侧记
辽宁日报 2023年07月14日

7月13日,在朝阳举办的“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上,与会部分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演讲。

本报记者 朱忠鹤

苍松掩映,沟梁交错。

努鲁儿虎山是大兴安岭的余脉,它纵卧辽西,犹如一个大大的惊叹号。那个浓墨重彩的实心圆点,恰恰居于朝阳建平县与凌源市的交界。这个圆点就是牛河梁。

牛河梁既是空间地理概念,也是中华文明演进中具有标记意义的时间概念。在这里,中华大地诞生了“古国”,中华文明迎来了光彩绚烂的曙光。

五千多年前,敬天祭祖、唯玉为葬的红山人在牛河梁营建的“坛、庙、冢”,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并开启了与中华其他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

五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片被红山人视为圣土的辽西大地,再次迎来文化传承与中华文明探源这双重维度下,国际视角对它的重新打量与内涵发掘。7月13日,“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在朝阳市举办,集学者之智,汇专家之言,我们一同在红山文化中找寻中华文明的标记,为新时代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令人惊叹

“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1985年,我国考古学界泰斗苏秉琦一锤定音,将牛河梁遗址嵌入中华文明探源的进程之中。

7月12日,部分与会专家学者提前一天来到牛河梁,实地踏看正在考古发掘中的牛河梁遗址,一睹红山文化坛、庙、冢——这组横跨了五千多年仍对中国祭祀布局有着重要影响的建筑群。

遗址第二地点展示厅内,恢宏壮阔,令人惊叹,这里集合了积石冢群和祭坛这两大中华文明象征。五千多年前,红山人将王陵安置于此,并在这里举行隆重祭祀仪式,敬天祭祖,祈福安顺。

走进一层展厅,性格开朗、热情大方的中国日报美籍记者、国际网红石花姐连连用中文大声赞叹,“太好了!太好了!”石花姐是“中国通”,喜欢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走遍中国名山大川与文物古迹,这是她第一次来到牛河梁。

她说,积石冢群的复杂构造、玉熊龙的独特造型,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要借助更多传播平台让更多人知道红山文化、知道牛河梁、知道中华文明的曙光在这里升起。

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教授托马斯·迈克尔始终安静、从容。他带着学术观察与学术比较的目光,在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内认真观赏一件件精美的红山玉器。

他说,来到牛河梁,他才将原来书本上的认知与历史现实中的认知重合起来,才真切感受到红山文化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产生的深远影响。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40多年前全程参与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趁着大讲堂举办间隙,这位八旬老者再一次登上牛河梁。

青山远黛,白云自流。郭大顺举目远眺,纵览群山,他说,几十年前的考古发现,不仅将中华古史的研究,从黄河流域扩大到燕山以北的西辽河流域,而且将中华民族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如果要归纳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学术价值 ,可以说三句话:它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是中国古文化参天大树的直根系。”这位耄耋老者如此总结。

红山文化不仅丰富了中华文明的谱系,而且丰富了作为文化大省辽宁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辽宁的文化宝藏,更是证明了在中华文明探源中辽宁作出的突出贡献。

这是一次思想交流的文化盛宴

如果将“牛河梁”和红山文化放到更为宏阔的天下观、世界观中来打量,它的内涵更具典范意义。在7月13日的新时代大讲堂现场,来自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日报社及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和7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站在各自角度,引述红山文化的深远意义。

这是一次学术交流、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次对红山文化内涵的再丰富。

文旅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说,红山文化反映的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奠定了龙图腾、玉为尊的文化传统,形成的天人合一、尊祖崇宗的宇宙观和社会观,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

西辽河流域之所以能孕育出红山文化,在郭大顺看来,恰恰是因为它处于沟通欧亚大陆的彩陶之路与环太平洋玉石之路的交会点。既有来路,必有去往。面向未来,坐拥“两路”交会的西辽河流域可以继续沿路前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历时多年的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其中,文明起源标准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不过这里仍有一些未解之谜。“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贡献‘红山方案’,进一步丰富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贾笑冰说。

文化遗产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新时代如何更好发挥文化遗产重要作用?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区域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管理和博物馆学教授安来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梅里·马达沙希,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张剑葳,中国日报视频制作人、中国日报外籍记者石花姐站在不同视角,阐释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对红山文化遗产保护的启迪。

讲台上,主讲人声情并茂,内容翔实;讲台下,听众认真聆听,掌声不断。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为中华文明的源起注入动力;五千年后,红山文化的核心地再次将文化传承的火花点燃。

红山文化,这个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新时代里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再出发!

大家谈

努力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红山方案”

本报记者 商 越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

郭大顺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名誉院长、辽宁省文物保护专家组组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牛河梁发现了由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的规模宏大的祭祀中心,此后各地有关考古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陆续取得新成果。对于牛河梁遗址的重大学术价值,这些年不断有新的认识,其中女神庙作为祭祀祖先的场所,是红山文化最为重要的发现,也是中国史前时期迄今仅见的庙宇遗址。所以,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既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文化和文明连绵不断的实证。中华古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红山文化是当之无愧的“直根系”。

文博机构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

安来顺 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区域联盟主席、上海大学文化遗产管理和博物馆学教授

世界遗产保护起源于20世纪,人们对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对人类的社会价值有了普遍认识,这使博物馆作为最重要的遗产机构,在不同文明的交流借鉴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博物馆是“讲故事”的文化机构,它们讲述了人们如何在自然环境中生活,以及他们在各个时期的生活方式。博物馆不仅保存了自然界的创造物和人类文化的遗迹,更重要的是保存着对当代社会、国家和民族至关重要的文化基因,而且可以作为不同文化之间的“胶合物”,在区域、国家间起到桥梁作用,并成为促进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

提升文物保护意识各国都要行动起来

梅里·马达沙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咨询委员

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在保护文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不断推动历史遗迹的保护利用和传播工作之间的协同发展。中国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包括为修复和维护工作提供资金,不断提升民众保护意识,利用现代技术,如三维扫描和数字测绘,以协助文物保护工作,并提高文物修复工作的准确性。尽管我们作出了诸多努力,但鉴于目前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已变得极具挑战性,不仅是中国而且是全世界各国都要行动起来。

红山文化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源头

贾笑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中华文明发端阶段,祖先们就认识到了天人关系的重要性,就建立了沟通天人关系的祭祀礼仪体系。我们在牛河梁遗址发现了大量与祭祀礼仪活动相关的遗迹,如1号台基址、3号台基址上发现的祀天的“燎祭”行为遗存。这些发现充分说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敬天、法祖、礼地”的祭祀礼仪体系,建立这一体系的目的,就是用于沟通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体系就是沟通天地的重要媒介,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源头。

世界文化能够把全人类团结在一起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

我去过中国17次了,对璀璨的华夏文明文化遗存特别感兴趣。在我看来,文化遗产不仅仅指博物馆里的文物,它的含义更为广泛和深远。

我们正着手登记中国流失的文物以及对中国民众开放的文物,我们的数据库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一环,因为现在人类已经具备将各国的文化遗产汇集起来的能力。我们可以把一些富余的时间、精力和想象力用于保护、传播和理解彼此的文化,这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世界文化能够把全人类团结在一起。

用数字技术记录宝贵文化遗产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

今天我想探讨文化遗产数字化,如何推动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旅游业的教育和研究。2017年,我带领北京大学的一群学生调查了位于朝阳山区美丽的北塔、南塔、接云塔和黄花滩塔,这些塔代表了辽代砖石塔的建筑特色。首先,我们使用无人机从空中拍摄了寺庙群的复杂结构。然后,我们使用全景摄影技术记录了寺庙群中每个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情况。未来我们将继续利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探索中国的文明历史,并促进其与教育和可持续旅游相结合。

文化七日谈

探源寻本来传承向未来

朱忠鹤

这一天,牛河梁成为一场高水平文化盛事的焦点。

这一天,红山文化在多元视角下再度成为中外学者的研讨中心。

7月13日,由国家文物局、中国日报社和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正式落帷,红山文化——这支重要且独特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全程站在活动的“C”位。

与以往学术论坛不同,“文化传承发展 探源中华文明”新时代大讲堂会集了国内外考古、历史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是一次站在全球视野上对这支史前文化的重新诠释,是一次立足文化传承与中华文明探源双重视角的再度审视,更是站在提炼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高度上的一次探寻本来、面向未来的再出发。

何以中国?历时20年之久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重要考古发现,掀起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1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明确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而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是寻求这个答案,积极参与中华 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专家认为,红山文化是“多元一体”中重要的“一元”。上世纪80年代初期,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全世界,坛、庙、冢,玉器、彩陶、女神像,这一系列考古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年。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成为中华大地“满天星斗”文明火花中极为耀眼的一束,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了真正的考古证据。

红山文化也是“多元一体”中重要的“一体”。“一体”所强调的,是中华文化万河归海、同心聚力的特质、神韵和气度,在这些方面,红山文化都具有典范意义。红山文化根植于北方广袤大地,在历时1500年的发展与演进中,在交流与互鉴、守正与创新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基因,并与中华大地其他文明珠璧交辉,谱写了恢宏壮丽的文明乐章。

何以红山?牛河梁红山女神的微笑依然神秘,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进程中到底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红山文明与中原文明相比有哪些异同?其文明演进是怎样的路径?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作出回答。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不断还原红山文化的历史面貌,展示红山先民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不断发掘和阐释其意义,并不只是一个专业的学术问题,也不只是少数考古学家和历史研究者的工作。因为我们站立的这片土地有五千年前的先民曾经站立过,我们头顶的星空也曾被他们深情仰望过。追问何以中国、何以红山,就是为了知道我们之所从来,因而向何处去。

而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站在新时代,对历史的继承和对文明的礼敬,就是从包括红山文化等在内的中华文明源头找寻答案,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就是一脉相承、固本开新,站在全球视角绘制中华文化气势磅礴的壮丽画卷。这既是我们开创未来最大的底气,也是我们创造与书写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信心来源。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是为了开启最长远的未来。辽宁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多个历史时期的文物遗存。我们要不断拓展红山文化研究视野,持续挖掘红山文化丰富内涵,深化认识红山文化价值,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辽宁的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文化及文物事业发展,也是题中应有之义。站在红山文化的沃土上的新时代辽宁人,正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建设文化强省,赓续历史文脉,开创未来图景,谱写新时代的壮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