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蔓甜瓜鼓起下麦窝人“钱袋子”

辽宁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本报记者 严佩鑫

“‘花仙子’味道清甜,我喜欢。”“我觉得‘金冠’的口感更好、更甜。”进入夏季,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下麦窝村新引进的“花仙子”“麦宝”等新品种吊蔓甜瓜迎来首次采摘,来自沈阳、抚顺等周边城市的游客纷纷组团前来观赏、采摘。

7月15日,下麦窝村的连片甜瓜冷棚外,看着品尝甜瓜的游客满心欢喜地赞叹着,瓜农乐得合不拢嘴。

小屯镇下麦窝村地处太子河沿岸景观带。近年来,文圣区通过调结构、流转土地入股等模式发展现代示范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和蔬果采摘农业,积极推广新型经营模式。

下麦窝村的吊蔓甜瓜因瓜棚毗邻罗祖洞风光区,被当地村民誉为“罗祖甜瓜”,最初是省委组织部下派驻小屯镇下麦窝村的“第一书记”李晓东经多方查找引进的。李晓东发现,吉林地区的吊蔓甜瓜很适合下麦窝村的土质和气候,经多次考察沟通,下麦窝村与吉林金色秋天香瓜生态种植园达成合作,建起下麦农庄,开始种植4个品种的吊蔓甜瓜。

今年,下麦窝村共流转土地3.33公顷,有10户农户入股种植甜瓜。下麦农庄充分利用组织部门的45万元扶贫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10户农民的投资入股资金,建起甜瓜基地,打造精品农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李晓东说,引入新品种吊蔓甜瓜后,下麦窝村村民将香瓜的收获期从夏初延续到秋末,产量也将达到每公顷15万公斤。同时,他聘请了农业种植专家,指导村民进行富硒香瓜和富硒蔬菜种植,由专家帮助统一购进高品质秧苗、薄膜、化肥等,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为产品进入市场获取优势。

据介绍,吊蔓甜瓜不需要暖棚,冷棚种植节省能源、绿色环保,每年可结4茬果实,每公斤甜瓜的市场价格高达20元以上,而且甜瓜的产量也较之前大幅提高。如今,聪明的下麦窝村人还通过微信朋友圈点赞、网络预订等营销手段积攒人气,叫响了“罗祖甜瓜”品牌,撑鼓了下麦窝人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