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看马鞍桥山考古如何缩短从发掘到展出的“时间差”—— 让最新出土文物尽快与公众见面 2024年07月17日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核心提示

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是存入库房,而是通过设置临时展厅、摆进公共博物馆等方式让公众了解。我省正在创新方式方法让最新考古成果缩短从发掘到展出的“时间差”,被大众知晓。此外,通过培养“历史文化传播使者”,让遗址附近的村民爱家乡、知历史,也是我省考古部门正在尝试的举措。

考古现场设展厅

发掘成果能迅速被看见

7月16日,头伏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马鞍桥山遗址发掘领队、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樊圣英就已经带领考古人员抵达了工地。

今年是马鞍桥山考古发掘的第六个年头。马鞍桥山遗址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太平庄镇石台沟村西南方的一个山梁上,2019年正式开始发掘。

“马鞍桥山”是一处集合了距今约8000年兴隆洼文化和距今6500年至5500年红山早期文化的遗址。今年,我省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最新发现了青铜器时代的墓葬群。这意味着,在这处层峦叠嶂的地方,中国古人已经连续生活了几千年。

以往,一件文物从考古工地到博物馆展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如何让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被更多人尽早、尽快知晓,我省考古部门不断推出各项细致举措。在马鞍桥山遗址现场,一个名为“拼绘六千年前的这里——马鞍桥山遗址”的临时展厅矗立一旁。走进整洁的展厅,分隔有序,规划出了“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和“亲仁善邻”4个单元。从考古调查工具,到考古发掘分布图,再到出土的各类文物,一个展览,让公众对马鞍桥山遗址近些年的发掘成果一目了然。

临时展厅的中心展柜里,一件涂有红色颜料的石耜是重点展品。时隔几千年,这件两面均涂有红色颜料的石耜上仍可见当年红山先民涂抹的花纹痕迹。通过多媒体技术,观众可以轻触屏幕,随意翻转屏幕上的“数字石耜”。

樊圣英告诉记者,这件石耜出土于祭祀区里的一个大型祭祀坑,与它同时出土的还有23件完整陶器,以及一套作为农业工具的石器,其中包括播种用的石耜(犁)、收割用的石刀、加工谷物时使用的石磨盘和石磨棒。考古人员据此推测,此坑应是专门用于祭祀农业生产活动的,体现了红山先民祈求农业丰收,对天地自然的崇拜和敬畏。

石耜出土不到一年

已在“文明之光”展露面

临时展柜中展出的近百件重点文物均出土于马鞍桥山遗址。打破以往将出土文物摆进库房的惯例,而是将“新鲜”的文物直接摆进展厅,这让不少前来参观的观众感到耳目一新。

“在这里,我既看到考古人员野外一线发掘的辛苦,也直观看到了出土的文物,全方位了解远古先民生产生活的历史,觉得收获很大。”参观完临时展厅,今年读大学一年级的大学生曹世弘竖起了大拇指。

年过五十的李凤学自2019年起一直在考古工地协助考古人员做一些基础考古发掘工作。这位之前连“什么是考古”都弄不清楚的普通农民,如今却能时不时蹦出几个“探方”“扰动”“生业模式”等考古专业词语。

李凤学告诉记者,在现场考古的发掘过程,也是学习考古知识、了解家乡历史的过程。在考古发掘前,他和家人并不清楚家乡历史如此悠久,在连续几年的工作中,他愈发为家乡历史感到骄傲和自豪。

樊圣英介绍,自马鞍桥山遗址正式发掘以来,他们持续对来自周边、参与到考古发掘工作中的普通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希望他们作为文化使者,通过他们的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家乡历史、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樊圣英说。

眼下,“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正在沈阳博物馆举行。这个集合辽宁红山和浙江良渚的266件(套)精品文物的大型展览,文物等级之高、展览方式之新,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

在展览重点区域,专门辟出了一个马鞍桥山遗址专区,出土还不到一年的石耜、石斧、石刀、石磨盘、石磨棒等石器,以及夹砂陶筒形罐、泥质陶钵、细石核、细石叶等文物,一并摆进展柜,共同勾勒出了红山早期的先民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的生活方式。

一边是考古工地正在持续发掘,一边是出土文物及时摆放进公共博物馆展厅,让全国各地的观众一饱眼福,我省考古部门正在尝试通过这种缩短“时间差”方式,让公众了解我省考古发掘成果。这种方式获得不少前来观展的观众点赞,“之前只在新闻媒体上听说过‘马鞍桥山’,没想到在博物馆能及时看到那里出土的文物,很惊喜。”正在辽宁读大学的湖南籍大学生冯德君说。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