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里程碑意义 2019年07月11日 

邱清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中国大地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100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百年前国家积贫积弱、遭受列强欺辱到今天国家发展蒸蒸日上,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五四运动就是一个转折点和里程碑。我们纪念五四运动,就要深刻认识全面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继承发扬伟大五四精神,为实现伟大梦想而继续奋斗、接续奋斗、永久奋斗。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思想意识里几千年封建统治和帝制专制时代的真正结束,民主时代的真正开始。五四运动高扬“民主”与“科学”大旗,请来“德先生”和“赛先生”,唤醒全民族的民主意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夺取政权后,实行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发展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日益充分体现。

五四运动使知识分子由维护帝制王朝正朔法统转向对国家兴亡、民族图存、百姓民生的思考。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政治思想的主旨就是维护君王的忠君意识,维护君主的正统性。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更加关心民族国家的兴亡,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真正体现了民本意识。

五四运动使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领导力量由旧式会党转变为现代革命政党,主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变革和革命的领导力量多是以帮派聚义、宗教团体旗号下的会党,其政治纲领缺乏足够的先进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性。五四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产生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性质也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五四运动使革命力量以青年知识分子和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工人阶级相结合联合广大劳动者为主。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是觉悟的知识分子以及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工人阶级联合最广大的劳动者,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有解放全人类的远大革命理想和目标,他们的革命动力战斗力最强,决定了他们必将赢得最后胜利。

五四运动使中国几千年思想文化向科学转变。五四运动后,思想文化方面由崇信圣人之道向崇尚科学转变,尊崇“赛先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五四运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五四运动前,中国长期处于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几千年基本上变化不大。五四运动后,随着爱国自救自强意识的增强,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民族工业发展起来,中国的工业化向前推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

五四运动使守旧的思想文化与风俗习惯向现代文明生活转变。五四运动前,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和风俗习惯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思想意识总体上还是守旧的,生活方式离现代文明还相差很远。五四运动后,科学技术普遍推广应用,现代教育全面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风俗习惯开始全面改造社会,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日益受到推崇。

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中国由被宰割奴役转向奋起抗争赢得独立自由和民族尊严的转折。五四运动后,全国人民大觉醒,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反帝反封建大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爱国革命运动,全民抗日战争,以及推翻蒋家王朝独裁统治的革命战争,赢得了民族独立、国家尊严和人民权益,废除了卖国条约,驱逐了一切帝国主义势力,中国人民真正站立了起来。经过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

因此,我们在认识五四运动伟大历史意义的同时,更要继承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汲取五四运动的历史经验,重视青年和青年知识分子,重视青年工作。领导好引导好当代青年,使他们永远充满正能量,肩负起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党和全社会关注青年关爱青年的着力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有决心为青年跑出一个好成绩,也期待现在的青年一代将来跑出更好的成绩”。

(作者系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

本期报纸需要付费才能阅读,请您去网站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