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鉴琼田三万顷 长海向深蓝

辽沈晚报 2024年07月08日

长海县海洋牧场。长海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大连市长海县小长山岛驾船出海,面前是海天一色的浩瀚,两边是山、楼、渔船错落有致的海岸风光。

前行间,海面上有点点渔船和星罗密布的近海养殖网箱,阳光下,波浪熠熠粼粼,好一幅海上风光。

再行船半个多小时,成片浮球方阵在熠熠粼粼中七彩斑斓,远望就如海上一片片的“彩虹带”。被誉为“蓝色粮仓”的海洋牧场到了,穿梭其间,如劈海犁田,迎海风与豪情满怀。

尽管是烈日当头,当作业船到达目标海域,俗称“海碰子”“海猛子”的捕捞员,穿上潜水服、背上沉重的氧气瓶,拿上专业的捕捞工具,背身一跃,隐入茫茫大海中。不到20分钟,他们便从几十米深的海洋牧场海底带回一网网的野生鲍鱼、扇贝……这些美味食材完全是靠他们一个个捡到人们的餐桌上。只有亲眼所见,才能知道何谓“中国海参看大连,大连海参看长海”,才能明白大海馈赠的臻品是如何取之不易。

而大海的馈赠也非用之不竭,浅海或是近岸养殖已经到了发展瓶颈。海水养殖从近岸走向离岸、远海,是渔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大势所趋。海洋牧场建设作为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金钥匙”,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大突破。

中共长海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文伟介绍,长海县有1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居全国县区之首。长海县以打造示范引领的国家现代海洋牧场先导区为目标,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增强海洋科技赋能,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建设创新驱动、供给多元、安全稳定的高质量“蓝色粮仓”。

“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发展海洋牧场,是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的重要路径和生动实践。为了让海上牧场高质量发展,长海县狠抓海域管理。王文伟介绍:“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既实现了国家海洋资产的保值增值、单位海洋产值的提升,还实现了海洋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减少了粗放式用海带来的资源浪费,被省自然资源厅作为典型在全省推介。”

海洋牧场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海洋牧场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渔业资源,成为开展休闲垂钓、海上观光、海底深潜等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

长海县的海洋牧场建设逐渐从通过一般的增殖放流和投放人工鱼礁达到增产的初级目的中解放,逐渐走向融合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观光形态,从单一产业向与经济、文化、科技和旅游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转变。

实现新能源与海洋牧场的有效融合,是海洋牧场建设的另一个努力方向。“我国海上风电已经从近海走向深海,发展深海海域的海上风电技术势在必行。”长海县的未来高质量发展又有了新的设想。

在大长山岛的鸳鸯港下船,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座宏伟大桥的效果图。这是将长山群岛与大陆紧密连接的长海大桥,其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之中。陆岛交通短板是长期以来制约长海县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桥飞架南北,从此长山无大小”,回想2014年连接大小长山岛的长山大桥通车后对长海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全体长海人都在盼着“大桥时代”的到来。

一桥跃沧海,长海发展更向深蓝。

本报记者 李振村 张宇 张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