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战死也绝不后退一步

辽沈晚报 2023年10月25日

我的父亲吴仲良,1931年出生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经常给我讲他在朝鲜战场上战斗的故事,家里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就是他热血青春最好的见证。

1950年3月,父亲在皖南军区军政干校学习,后又和一部分学员被抽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学校学习苏制85毫米高射炮使用技术和所需仪器的配制等技能。学习期间,父亲和其他学员不仅很快掌握了射击使用技能,还深入研究了敌机的类型、特征、性能和作战特点等。

1951年1月,父亲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高炮101师502团。父亲回忆说,那时全体指战员情绪高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他们每次集合都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得震天响。

父亲说,那时他所在的高炮师主要活动在“价川-熙川”铁路沿线,任务是保护车站、铁路、桥梁,严防敌机轰炸。当他随部队刚抵达顺川郡大同江大桥附近并把阵地布置妥当,美军轰炸机群就突然出现在上空。面对敌情,他和战友们迅速就位,沉着应战,当敌机飞抵高炮火力有效范围内,随着一声怒吼“开火”,敌军主机被一枚高炮弹准确命中,夹着乌黑的浓烟栽筋斗似地坠入江底,其余五架敌机飞行员见状逃之夭夭……父亲说,这次战斗大长我军志气,灭了敌军威风。

有一件事,父亲每次讲起都很骄傲。当时,父亲所在的高炮师部队受游击战术启发,根据朝鲜战场上的地形环境特点,创新了“高炮打游击”的新战术:当敌机来侵袭时,打一次或两次就换一个阵地,原阵地伪装起来迷惑敌人,让敌人晕头转向摸不清底细。“这种新战术在实战中取得了很好效果。”父亲说。

一次战斗中,父亲所在的高炮师部队击落了四架美军战斗机,父亲带着三个人迅速赶到飞机坠落的地方。当时三名美军飞行员从失事飞机里钻出来,父亲和战友们一举将他们全部俘虏。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父亲随部队回国。父亲说,在归途中,朝鲜人民感谢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抵达离开朝鲜的最后一站新义州时,朝鲜人民高举双手流着热泪,一直目送他们跨过鸭绿江大桥。

父亲从朝鲜回国后就转业到了地方,退休后他和母亲一起在黄山安享晚年。他常说:“我们为何能以弱胜强取得胜利,是因为全体志愿军将士都抱着必死决心,为了祖国和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宁可战死也绝不后退一步!”

今年10月16日,父亲离世,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后辈子孙心中,他身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家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一代代永远传下去。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