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微带着全班的孩子打快板,在她的带动下,现场的气氛特别好。辽沈晚报记者 周学芳 摄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李紫微最不希望的就是“桃李满天下”。如今,她已经在特教的岗位上走过了16个春夏秋冬,教过的学生仅有几十名。
很多老师对学生的期待是成为栋梁之材,而她对孩子的期待是自食其力。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优秀教师、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紫微来说,在选择成为一名特教教师时,就注定要付出得更多。她要时时刻刻守护着这些“星星的孩子”,为他们点亮人生的希望。
9月20日,记者见到李紫微时,她正带着全班的孩子打快板,在她的带动下,现场的气氛特别好。“天安门广场多壮丽,长安大街贯东西……”课堂上,孩子们自信从容地打着快板,从每个字的反复训练,到千余字的内容熟记在心。
不一会儿,当下课铃响起那一刻,孩子们飞快地跑出教室,有的躺在地上悠闲地晒太阳,有的沿着操场跑道倒着走,还有的静静地坐在操场边。一个满脸稚气的孩子紧紧地跟在李紫微身后,不时伸出手向李紫微要吃的。为了能时刻照顾到班级孩子们的安全,李紫微在操场边坐下,招呼班级学生到她身边来活动。
除了节假日,大部分时间,她都和学生一起生活,学生的手脸脏了,她帮助擦洗;学生的鼻涕流下来了,她亲手擦拭;孩子要上厕所,她亲自帮忙脱裤子、擦屁股、穿裤子;她自费给孩子购买文具、玩具……李紫微用超出常人的耐心、细心、爱心和责任心,为“折翼的天使”推开了“另一扇窗”,让残缺的生命一样开出灿烂的花朵。
成立辽阳市第一个
孤独症儿童专业训练康复班
2009年,在李紫微的倡导下,辽阳市第一个自闭症儿童专业训练康复班在辽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填补了辽阳市特殊教育历史上关于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的空白。为了探索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每年假期,她都会自费跟国内外专家学习。
她率先对自闭症儿童的生存教育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设手工制作、绘画等课程,李紫微告诉记者,她的梦想是带着这些特殊孩子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奇特”世界。
她没有因为教育对象是特殊的孩子,而简化了所有普通孩子都必须接受的人生必修课——爱国主义教育,而是潜移默化地设计了适合孤独症儿童的教学。通过快板这门艺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地讲中国故事,讲辽宁故事,讲美好的生活。让孩子们可以更广阔地了解历史,了解国学知识。从小培养他们对祖国的感情,让他们像普通孩子一样,拥有本该有的青春感和少年力量。这些即使不会治愈孩子们身体上的残疾,但也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希望、美好和善意。
组建第一支
孤独症儿童非洲鼓队和轮滑队
此外,她还组建了辽阳市第一支孤独症儿童非洲鼓队和轮滑队,为孤独症孩子们重新开启了一扇通向外界的大门。孩子们在非洲鼓的演奏中得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也学会了团队的配合,对孤独症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起到了很好的康复作用。
当阳光大课间活动开展起来,每天她都会带着学生轮滑,这对正常的孩子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孤独症儿童却是异常艰难,因为孤独症儿童平衡性不好,开始时他们不知道如何站立,更把握不好节奏,她就一遍又一遍讲解示范,40分钟的活动,她不停地做着示范、喊着口号,腿酸了、嗓子哑了,但每每看到学生有了点滴进步,她还是会跑到学生身边送上掌声或鼓励的拥抱。她坚持不懈的付出让学生动了起来,笑了起来,健壮了起来。
自己虽然没有成家
但已成为多个孩子的“妈妈”
在她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孤独症孩子,名字叫小康宁。由于父母突然去世,小康宁瞬间成了孤儿。昔日的亲朋好友在小康宁家遭遇不幸之后,都躲起来了,怕成为他们的累赘。
情急之中,李紫微带着班级里的其他家长,帮助小康宁处理了他父母的后事,安顿小康宁以后的生活。每天接送小康宁上学放学,李紫微放弃午休负责看护小康宁,学习用具、换季的衣物都是大家你一件、我一件地争着给小康宁买。隔三差五的李紫微就把小康宁接回家里,带小康宁玩,给小康宁做好吃的。李紫微家就一张床,为了让孩子睡舒服,她让孩子睡在床上,自己在床下地板上睡,夜里守着孩子。
达达也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爸爸不仅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还经常对孩子和妈妈拳打脚踢,有严重的家庭暴力倾向,最终父母离异,达达和妈妈被赶出家门,净身出户。
达达患有精神障碍,情绪十分不稳定,需要24小时看护。妈妈全天照看孩子,不能上班,没有收入也没地方住。李紫微就把孩子和他妈妈接到自己的住处。每天早晨,把达达带去上学,下班后再给孩子和妈妈买东西回去吃。
随后,李紫微又帮着给达达办了残疾证,让他们母子住上了廉租房。她又给妈妈拿钱,做点小生意,每天摆地摊、穿肉串,慢慢地,达达家的生活有了改善。现在,达达的状态特别好,从前满地打滚,一心想逃学,连笔都不会拿,现在成了代表学校发言的优秀生。他学会了快板、朗诵、唱歌、跳舞、轮滑和非洲鼓,已经6年没发病了,还能帮老师管理班级,成了老师的小助手。妈妈的亲戚朋友看见达达都感觉像变了一个孩子一样。
李紫微更是对多名没有语言、无法表达思想、生活难以自理、无法上学的重度孤独症儿童进行送教上门,付出超乎寻常的心血和精力。她坚持地努力改变孤独症孩子的各种不良行为,训练孩子掌握生活技能,教会发音讲话,收拾清理粪便……
人们把患有孤独症的孩子称为“星星的孩子”。李紫微的名字,就取自紫微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颗。也许是一种特殊的缘分,让李紫微和这些孩子相遇,守护着孩子们,为他们照亮成长之路。
“我从来没觉得特教就有多么特殊,只是尽我最大的努力照顾这些孩子们!”李紫微说:“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两会期间我将就特殊教育这项工作,和各位代表进行交流和讨论,特别是18岁之后自闭症儿童的安置问题,这项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才能给自闭症儿童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和未来保障。”
辽沈晚报记者 周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