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鞍钢工作33年 始终以“钉子精神”要求自己

刻苦钻研 诠释工匠风采

辽沈晚报 2023年03月03日

李超。

李超,从鞍钢一名普通检修工人,到为企业解决近300项的设备和技术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9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3项、银奖1项……他获得了”工人发明家“的美誉。

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时代楷模、全国五一奖章、全国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

现在是鞍钢股份冷轧厂首席技师的李超,在鞍钢工作33年,初心不改,始终以“钉子精神”要求自己,为工厂解决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鞍钢工匠人的风采。

设备出故障

他每天熬到下半夜2点绘图

2月20日,记者来到鞍钢股份冷轧厂,李超正坐在电脑前专研一项新的技术。

李超回忆,当他在冷轧厂做一线点检员时,车间的设备总出故障,出现故障的频率超高,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当时的李超新婚不久,正在婚假中。可听说车间的设备总出故障便主动请缨早早返回工作岗位。为了找出问题所在,他吃住在工厂,连续一个多月,白天在车间工作8个小时,晚上吃完饭后马上就返回车间,最终李超发现问题,并决定做一个技术创新方案。

依据设备的特点和故障,李超每晚下班后完善创新方案,详细地在图纸上标绘。一连15天画了30多张图纸,每天都绘图到下半夜2点,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照常上班。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超的创新方案,获得专家通过,依据李超新方案改进的技术,设备故障解决了,设备改造后的一年中只出现了3个小时的故障。为此,厂里给予李超特等奖的奖励,此前,厂里无人获此殊荣。

挑战全新技术 生产汽车板

脚踏实地、刻苦钻研、解决问题,始终是李超在工作岗位上的本色。随着市场的需求和企业的发展,汽车板的轧制提到了生产发展日程。李超告诉记者,当时汽车板都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的,没有自己的生产技术。于是,鞍钢、宝钢等钢铁企业决定自己研制全新的技术,打造汽车板的生产线。

就这样,李超带着全新的课题,又投入到一项全新的生产技术中去。要想打造一套全新的生产技术谈何容易,李超一边借鉴和比对,一边带着团队攻坚克难。三天三夜没有回家,一直守候在设备旁,起初生产出来的产品达不到装备需求。李超不断地去调试压力、流量、轨迹等指标。别人上班时他也在上班,别人下班时他还在上班,别人休假时他仍在用心探索着。半年多后,设备终于调试成功,冷轧厂开辟了全新的生产技术,大批量生产汽车板,为工厂和鞍钢带来了可观的利润。

爬40米高的厂房观察烟尘排液

工厂为了排除碱液蒸汽引进了进口环保设备,可设备用了一段时间后便出现了问题,李超再次到生产一线查找问题。

连续一个星期,每天爬几次40多米高的厂房,观察烟尘排液的细节:管道中喷出的白色泡沫像雪花一样,李超找到了问题所在。于是他找到原装设备的代表,要求对方解决这一问题。可对方却认为是工人安装上出现的问题导致设备有瑕疵。李超自信地告诉对方,安装绝对没有问题,就是环保设备出现的问题。原装设备代表从国外找来研发人员和维修人员,可就是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李超指出症结所在:风机流量过大,只要降低流量和风速便可解决问题。原装人员没有想到他们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居然被李超破解了,对其精湛的技术竖起大拇指。

在创新的路上永远没有终点

李超目前为鞍钢股份冷轧厂首席技师,任职首席技师后,李超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一方面要继续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以更高位位做好技术引领和技术创新,做好创新工作室的工匠带头人。

李超说:“多观察、勤思考、多学习、经常问,永远本着一颗初心去探索,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解决。现在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不断的交流、学习,不断的去改革和创新,一直都是我们的课题,在技术创新的领域中,我们一直在路上。”这些年来,李超带着工作室一起学习创新,不仅将自己过硬的技术传承下去,更要将鞍钢人的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辽沈晚报特派鞍山记者 贾琼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