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 张莉:我要对得起读者对自己的审美信任

辽沈晚报 2023年02月24日

本期嘉宾:张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1898—1925)》《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多部专著、评论集。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

□舒晋瑜

你问我答

这里有直达名家名人的快速通道,汇集提炼大家的各种关心关切,让你从作品之外了解他们和他们的创作经历,你若问,他就答。

1

舒晋瑜:你曾经谈到,“在我心目中,优秀批评家首先是‘普通读者’,他(她)有情怀,面对社会的人间情怀,面对作品的文学情怀。他(她)的批评文字不是冷冰冰的铁板一块,它有温度、有情感、有个性、有发现。优秀的批评家是文学的知音,是作品的知音,是作家的知音。”这一批评观是如何形成的?

张莉:这个批评观的形成与伍尔夫有关,我注意到她的普通读者的说法时,心有戚戚。当然还有就是我的学术导师们的影响。在我眼里,文学批评家其实就是摆渡人,是在文本和作家之间建立桥梁的写作者。——我把自己的评论文章作为与读者的一种分享,我想和他们一起分享我从中所学、所感。我觉得这种分享的意识对普通读者身份的体认很重要。

2

舒晋瑜:你的评论文章,不乏真知灼见的锐气,同时也有体贴和关怀。你觉得自己的评论风格的形成,和性格有关系吗?

张莉:批评风格的确与性格有关。坦率说,我是喜欢理解他人、喜欢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这看起来是优点,但生活中也有不少困扰。比如常常顾左右而言他、不敢直接面对别人,不敢说不好听的话等等。如果说现在我的文章里还有一些锐气,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我在有意克服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也正因如此,我一直要求自己的文字要有锋芒、有态度,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努力向“不合众嚣,独具我见”的境界靠得更近。

3

舒晋瑜:在你的批评生涯中,有无“看走眼”或把握不准的,遇到这种情况是回避还是迎难而上?

张莉:我写的都是我当时喜欢的作品,把握不住的作品或者作家我不会动笔。很多人会说“深悔少作”,我自己倒觉得一路走来所写下的那些文章,也算是生命历程的见证。人生脚印嘛,有深有浅很正常,要学着接纳自己所有的作品。孙犁先生说过一句话,“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我对“天听民听”这句话感触很深,常常对自己说,写文学批评要对着自己的文学之心来写,要对得起读者对自己的审美信任。这个世界上,读者的审美信任太珍贵了,批评家要谨慎,不妄言。我的意思是,如果当初写评论是真情流露、不违我心,那么未来便可以内心平静地对待自己当年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