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鑫和妈妈在武汉工程大学校园里。
贾鑫妈妈的风湿病已经多年不犯了。
贾鑫和妈妈在包饺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供图
“她啊,现在滋润得很!”
提起妈妈,贾鑫笑得很开心。这个带着妈妈上大学的女孩,如今已经在武汉工程大学读研二了。
而她爽朗的笑声也让记者感觉到,她和曾被风湿折磨得死去活来的妈妈,还有大三时接到身边的姥爷,在校方的帮助和自强不息的努力下,真的开始了崭新的、开心的生活。
“三点一线”的日子简单充实
或许已经是老朋友的原因,和记者聊起天来,贾鑫毫无拘束,“前一段时间妈妈还提起你了,说是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贾鑫说,自己每天的日子基本上就是从家到实验室“三点一线”。
“算是有两个家吧,一个是教辅7号楼后门的宿管员值班室,是妈妈和我的卧室;一个是学校工房、就是宿舍012,是我姥爷住的地方和厨房,距离能有500米。”
“六点多钟起床、洗漱,早饭是妈妈熬的粥和自己腌的泡菜,然后去实验室。中午炒点土豆片、白菜、包菜之类的,很简单,和妈妈一起做,能快一点节省时间,下午1点左右上床休息,2点再去实验室,晚饭后还要去实验室……”
贾鑫说,自己学的是高分子材料,研究生阶段以科研为主,到了研二基本上就没课了,除了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实验,每天就是测试样品、查看文献、做PPT,“我现在还处于课题起步阶段,还在探索。周末有时候去做家教。”
“豆腐女孩”带着妈妈上大学
说起来,记者和贾鑫相识快10年整了。那时贾鑫还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田师付镇上中学,妈妈因为常年在阴冷潮湿的小屋里做豆腐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几乎瘫在炕上。
为了生活,14岁的贾鑫每天凌晨3点就起床抱柴点火做豆腐,再扶妈妈起床洗脸梳头,把豆腐车推到街上由妈妈卖,自己赶紧跑去上课。放学回家还要做饭、洗衣,给妈妈烫脚、按摩,晚上8点多才能上炕做功课。每一天都不够睡,上课犯困,她就使劲掐自己大腿。
考上县里的高中时,妈妈也到了县里卖凉皮,娘俩租了间车库居住,因为上厕所不方便,再热的天也不敢多喝水。而高考结束第二天,贾鑫就接过了妈妈的凉皮摊,“我没有理由放松、出去玩,我和妈妈还要生活。”
得知自己被武汉工程大学材料学院材料专业录取,贾鑫非常高兴,可是妈妈怎么办呢?她向团本溪县委求助,希望能够把妈妈也带到武汉。经过团县委与武汉工程大学团委联系,贾鑫接到了武汉工程大学团委的电话:
“你带着妈妈来武汉上大学,没问题。我们学校将给你妈妈安排一份宿管员的工作,还将给你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还有助学金。”贾鑫说,“那一刻,我的眼泪都出来了,太感谢学校了。其实只要有一个地方给妈妈住就可以了,有妈妈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2017年9月6日下午5时,贾鑫和妈妈到了武汉工程大学,妈妈被安排在女生宿舍教辅7号楼值班室,贾鑫就住在宿舍的450室,“我每天去上课,都可以看到妈妈。”
大三时她把姥爷又接到学校
2019年年末,贾鑫又和妈妈一起把姥爷接到了武汉。
“我上高二的时候,姥姥去世了,有4个女儿,姥爷选择了我妈,因为别的女儿都有公婆,再照顾姥爷不方便。但那个时候姥爷身体还挺好,能自己做饭,也没太用我和妈妈照顾。”
“后来姥爷得了脑梗,不能一个人留在家了,就接到了武汉。”贾鑫说,“学校特别包容、照顾,给了一间工房(宿舍)住,超级感谢。因为姥爷有时糊涂、还出现幻觉,到处敲门。如果在校外租房就容易走丢。在学校里就好多了,他出不去就不能丢。”
约20平方米的工房,被隔成了两个小间,一间住人、一间作为厨房和餐厅。屋子里有几件旧家具,一台液晶电视挂在墙上,是贾鑫花500元钱给姥爷买的。
有了电视,贾鑫觉得姥爷的日子好过多了,“总算有个寄托。”不过最近姥爷晚上也开始犯糊涂出走,贾鑫从实验室回来后不得不到姥爷的住所陪着他。
一天打两三份工“怕老人有病”
从上大学以来,贾鑫的寒暑假都是在打工中度过。“做家教算是比较高级的活了,在食堂打饭、到麦当劳做卫生、当托管老师带一二年级小孩、做保洁、做物业文员写文件、处理电子版的东西……”
“有时要兼职好几份工,没有闲着的时候。”贾鑫说,打这么多工,她想多攒点钱,“万一老人有大病呢?”不过让她开心的是,从东北到武汉后,妈妈的身体强了很多,曾经肿得像馒头的手现在都能做馒头了。
“心情比较好、没人惹她生气,没重活累活,天气也好,5年多几乎没住过院。在本溪我高考前她住了近半年院,来武汉前一天还打滴流呢。”因为身体好了,贾鑫的妈妈也身兼多职:宿管员、保洁员,还管着多媒体教室……
笑意写在脸上 未来充满阳光
现在,贾鑫的研究生奖学金每月有800元,妈妈做宿管员每月2500元,姥爷每月有补贴300元。算下来,3个人一个月收入有3600元,这对于习惯了勤俭的一家人来说已经知足了。
更重要的是,贾鑫说,妈妈的风湿病不再发作,每天骑着电动车在校园里,“过得特别好,特别有自信。她念过高中,在同事中属于高学历的了,经常帮同事领东西签名、填入职卡。”
“还有我现在考驾照,她也要考驾照,跟我抢着练车,我不给她就气得直跺脚……”听贾鑫这样说,一旁的妈妈假装伸手捶她,接着就是她一串银铃般的笑声,那是发自心底的快乐。
是的,大学的校园让贾鑫的妈妈心情舒畅,她用加倍的努力回报学校的关爱,她对分管的寝室了如指掌,和宿舍里近千名女生都相熟。她把每名女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经常与闹情绪的女生唠嗑,还成功化解过女生的过激行为。2020年疫情期间,她不辞辛劳地坚守岗位,获得湖北省高校“后勤抗疫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贾鑫本科读的是材料学创新班,班上80%的同学都通过研考深造,大部分都去了“双一流”大学,贾鑫的研考第一志愿却是母校武汉工程大学,成绩出来后,超出校线50分,达到了很多“双一流”大学的校线。
贾鑫说,不管考多少分,她的志愿都是母校,一是为了回报母校对她一家人的关爱,二是能够更多地照顾家人。她打算将来就在武汉当地就业,因为老人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也习惯了武汉的生活。
贾鑫读高中时就写下了入党申请书,2018年12月入党。2020年疫情期间,她报名参加隔离点建设,24小时连轴转。一回到学校,就要把补助款全部捐出来,被校方拒绝了:“我们不能收这笔钱!她带着妈妈和外公上大学,有两个病人都在吃药,负担太重。”
贾鑫对未来的期待是成为一名教师,“我的这个专业就业方面比较广,国企什么的都行,能当老师最好。因为老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对话贾鑫
开启崭新的生活
记者:在武汉过得怎么样?
贾鑫:挺好的。学校对我很照顾,给妈妈安排了工作,还给姥爷安排了宿舍。现在妈妈的病几乎不犯了,工作也很快乐,简直就是重新开启了人生,滋润得很。我每天白天就是到实验室做实验、查文献什么的,晚上陪姥爷,他犯糊涂总往外走。
记者:现在念研究生了,还出去打工吗?
贾鑫:周末也出去做家教,但是不用像本科时那么累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用,怕老人有病,总想多攒点钱。可不管怎么说,总是比金叔你认识我的时候强多了,不用起大早,天也没有那么冷,学习也没有那么紧。
记者: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吗?
贾鑫:就打算留在这儿了,天气对妈妈身体好,她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这个专业就业比较广,找工作应该不算难,能当老师就最好了。当然,想留校还是得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