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抚示范区向“宜居、宜业、宜游、宜创“的美好家园转变。 兵歌 摄
经过五年的努力,沈抚示范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8.3%,税收收入年均增长26%。
成功争取沈白客专在示范区设站,推动沈阳地铁9号线二期工程纳入建设规划。在建三甲医院床位达8500余张,沈抚人民文化公园即将开园……五年来,沈抚示范区展现着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日前,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召开五年发展成果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沈抚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总结了沈抚示范区近五年来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新增市场主体为2018年初8.4倍
示范区始终以打造办事方便、法制良好、区域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建设东北地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标杆区,深化“放管服”改革,量化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百项举措,压缩审批时限94.41%;稳步推进“诚信沈抚”建设,连续两年政策资金100%兑现,设立纾困基金,为项目企业营造优质环境。
示范区推出的“企业开办7环节2小时”、社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产业图谱精准招商3项经验做法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并在全省推广。
近五年来新增市场主体73891户,总数是2018年初的8.4倍,标准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逐步建立。
连续三年实现“三个一千亿”目标
示范区始终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的理念,建立了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管委会副主任分领域负责、服务保障部门深度支撑的全员招商机制,构建了招商引资项目专员服务全覆盖、重点项目专班推进全覆盖、项目服务“全生命周期”全覆盖的“三个全覆盖”服务模式,实现了图谱招商、平台招商、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生态招商、撮合招商等多维度招商。
近五年来累计洽谈储备项目1025个、意向投资8171亿元,签约项目383个、投资3737亿元,156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663亿元,连续三年实现项目工作“三个一千亿”目标。
高质量民生工程跨越提升
以绿色生态为根本,优美的区域环境走进现实。经过三年种绿补绿,示范区绿化面积年均增幅20%以上,绿地率达到16.4%接近倍增;规划构建了10条全长约156公里的绿道慢道体系;以9.8公里的浑河左岸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景观建设齐头并进,人民文化公园即将正式开园。
投入教育、卫生等民生保障资金,成功引入东北育才、省实验学校等9所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今年,系列民生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高标准的示范区敬老院正式落成,中科院幼儿园、拉古中心幼儿园开园运行,汪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齐头并进。
示范区正加快建设方大医院等一批三甲医疗机构,目前,示范区在建三甲医院床位达到8500余张。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