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宸溪
城市就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有很多的故事,能一起经历、一起记忆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我是一个13岁的少年,岁月的河流从我懵懂的眼神中流过,伴随着家乡的十年,流到幸福的彼岸。
一说到家乡,心中的那座城与那群人似乎更清晰可见了。在沈水两岸,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城,它孕育了7000多年前的新乐文明,它创造出共和国长子的工业奇迹……如今,它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每一个沈阳人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土壤。
沈阳人踏实、热情、好客、诚信,是全国人民交口称赞的“东北大哥”。
沈阳的气候四季分明,微凉的风轻轻吹拂着盛京,秋姑娘来了,秋色中的沈阳,可庄严,可浑厚,可清秀,可妖娆。孩子们会跑到田野里找秋天,沈北“稻梦空间”的稻子成熟了,这是我从记事起每年都要来打卡的地方。
10年前,沈北新区政府引进稻田画,在一块80余亩的稻田上做实验,用黄、紫两种颜色的水稻绘出了图案。从此,乡村振兴、稻梦小镇、龙腾虎跃、青春万岁、田园爱情、女娲补天、疫情退散等场景激荡出一场场的视觉盛宴,品种越来越丰富,颜色越来越绚烂,有着袁隆平爷爷头像的画卷更是让人思念良久,驻足观看。
国庆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面的故事《神笔马良》在这取景,当我看到电影里那幅壮观的火车稻田画时,兴奋的跳了起来,不住的喊着:沈阳!沈阳!
稻梦空间的梦实现了,它已经成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沈阳样本”。沈阳的梦也在悄然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引下,沈阳这十年逐梦前行,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没有强的国,哪有富的家!而我,还是那个少年,那个曾经为梦发声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