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节气诗意栖居

辽沈晚报 2022年03月20日

□王萌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这是不少人都熟知的二十四节气歌,从春分开始,到大寒结束,四时八节之更替,二十四节气的旅程循环往复,年年如是。它交代了祖先的生存经验,反映了寒来暑往的气候变化。曾经大到国家社稷,小到柴米油盐,桩桩件件,都跟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时令相关。从这套农耕文明时代留存下来的体系当中,可以看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灿烂,也能看见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怎样饮食起居,耕种劳作,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古人真切地感受四季变化,留下了众多千古传颂的动人诗句。

宋代的大文学家朱熹写过一首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诗写的应该是春分到谷雨之间,春盛时节,百花盛开的时候。又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应该就是写的小寒到大寒之间。辞藻虽然简单,但却道出最冷时节友人欢聚的浓厚情谊。在古人的字里行间,写尽人间烟火和风土人情,也写尽人们内心的感发以及人和人之间的情感。

反观当今,我们自幼就会背二十四节气歌,但是又有几人能够真正讲清楚其中的含义?如今的人们,却似乎与这绵延至今的节气文化隔着屏障。整日奔忙却庸庸碌碌,寻寻觅觅却心无所安。走进“二十四节气”,向祖先学习,跟随节气生活,或可让寻常生活更加有趣,让有限的生命历程体验更加的丰盈。

从节气上来讲,俗语道“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天地万物、自然众生的变化,成了区分节气的重要的标志。古人的劳作依照节气展开,务农的、经商的、当兵的各司其职。看见什么景象就知道到了什么节气,应该做什么,要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应该追求什么目标,一切都非常简单而明晰;而如今大多数人所缺少的,其实是一种慢得下来,静得下来,专注当下,安于当下的力量。信息化和网络化将许多问题放大,变得更加有戏剧性,社交媒体的短文字和短视频的表达方式,加剧了时间和感受的碎片化,我们被迫进入了一种被催眠的具体无意识当中,执着、比较、贪婪、焦虑就成了我们的日常。或者这就是我们与古人的最大差别,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痛苦的来源。

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人便是后者。每个人都具有绝对的自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绝对的责任,人当由自己创造。而在东方,王阳明有着更为开阔的见解:“乐是心之本体,仁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欣和合畅,原无间隔。”心安即乐,人在天地之间,活泼怡然、自由无碍。倘若我们一时之间无法从当下具体的生活中抽离,又被现实的烦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我们就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活在当下每一刻。或许东西方哲人都希望,能以最好的现在去等待最好的未来。

春分时节,草木新芽脆嫩,河畔烟柳成阵,园中桃李尽绽,天地之间蕴藏了一个冬季的激情与活力都释放出来。因此就有杜甫笔下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眼看春之将至,感受天地之间的激情与活力等待着新的生发,意味无穷。

不止于此,四季变幻、五行阴阳……二十四节气传承绵延至今两千余载,融合了生活智慧、世俗民情、自然奥秘、人文典故的百科全书和文化遗产。如何去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呢?这是每个中国人一生的必修课。

现代人只需在奔忙当中寻一点空隙,在喧扰当中觅一方净土,无所谓何时、何地、何境,只需专注于当下,去观察、聆听、躬行、创造,就让我们跟随节气的指引,去诗意地栖居。如此,才能从日常琐碎细微处,在浮生起伏进退时,用最适宜的方式连接祖先留下来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