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同泽女子中学保存的老虎标本。 辽沈晚报记者 冯美琳 摄
沈阳浑南区的玄菟路路牌。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 摄
辽宁地区森林茂密、河流纵横、万物滋长、食材丰富,自然是高居食物链顶端的猛虎喜爱之地、出没之所,也由此留下了不少烙刻下光阴记忆的“虎地名”:玄菟郡、太子河、虎山长城、大虎山……虽出处各异,却均与老虎有关。
古玄菟郡或译为“雄踞东北的黑纹猛虎”
据考古学家判定,并结合相关史料可知,魏晋两汉时代著名的辽东玄菟郡,这“玄菟”二字居然与猛虎有关。“玄”,黑色,《说文》注为“黑而有赤也”,中国古代传说中有玄水之说,泛指北方的水。“玄菟”,有学者分析是黑虎的意思,即史学界所称的“黑虎说”。不过,玄菟其实并不一定就指黑虎,东北虎的花纹有黑白黄三色,黑也可以理解为东北虎额头上“王”字花纹的颜色。“玄”无论理解为黑色,还是理解为指向北方,都明显标注了虎的特点或所处方位。汉武帝平定古辽东后,新设立了玄菟、真番、临屯、乐浪四郡,以捍卫边疆,这里的“玄菟”,或可理解为“雄踞东北的黑纹猛虎”。
历史上的玄菟郡几度内迁,据王绵厚先生考证,玄菟郡治所先迁到今抚顺新宾永陵南,再迁至今沈阳市和抚顺市之间的上伯官古城。内迁的玄菟郡,彻底解除匈奴这个来自北方威胁的光阴记忆。
辽阳太子河居然是“老虎出没之河”
据现今一些学者的最新研究,辽阳太子河的名称或与老虎有关。
太子河是辽宁省较大的河流,北、南两源分别发源于新宾满族自治县和本溪满族自治县,两源在北甸附近汇合,然后在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大辽河,全长413公里,在干流和支流上建有参窝、汤河、观音阁三座大型水库。
太子河在春秋战国称衍水,汉称大梁河,辽称东梁河,金称无鲁呼必喇沙,女真语意为“芦苇之河”,明称太子河,清称太资河。太子河源于满语Tashabira,音近“塔斯哈毕拉”,意为“老虎之河”或“老虎出没之河”,辽阳当地的乡土典籍明确记载了这条大河的名称源于满语。后人根据满语的发音标注为“太子河”,并根据“太子河”里的“太子”二字,演绎出有关燕太子丹的悲壮传说。
从古至今,太子河流域森林繁茂,过去东北虎(满洲虎)四处游荡,“老虎之河”名符其实。近年来东北虎有重归的迹象,如2020年北太子河上游的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又出现了老虎的踪迹,以致当地政府不得不发文告诫群众进山活动必须要多人结伴而行。随着生态环境好转,太子河很可能再次成为“老虎出没之河”。
虎山长城、巴尔虎山、老虎头村、大虎山的名称起源
虎山长城位于丹东市城东十五公里的鸭绿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景区内的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的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作为明清(后金)交战的前线,虎山首当其冲,被视为军事要塞,谁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掌控了战斗的主动权,在虎山建长城,自然顺理成章。
巴尔虎山是康平县和法库县的界山,法库在南坡,又称大罗卜山,康平县在北麓,当地称大黑山。景区面积8434公顷,拥有99座山峰,主峰高447.2米,为沈阳第一高峰,这里山高险峻、地貌雄奇多变,形成山峦叠嶂、群峰兀立之势,山区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春花、夏绿、秋红、冬雪,山涧溪流不断、泉水充盈,山高谷深、环境清幽、禅寺相遥,构成了独特的塞外风光。巴尔虎山是法库县北部的屏障,是古代进出科尔沁草原的关隘和要冲,这里曾记录了八旗子弟挥戈征战的骁勇和豪壮,演绎了清朝公主和蒙古王公爱与恨的经典史话,是清朝满蒙政治联姻的见证地,是集满蒙风情、考古、科普、游览观光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巴尔虎”这三个汉字,表面看起来是老虎的意思,因为“巴尔”在蒙语中就是老虎,实际上,“巴尔虎”是“贝加尔”一词的音转,其意义在古突厥语中是“自然的,天然的,富裕纯净”的意思。巴尔虎这个部落是因为住在“巴尔虎”这条水的水边,按蒙古人依照部落居所起名的原则,而得名的。
开原有个老虎头村,地处开原庆云堡镇,以前叫“老壕头”,现今的老虎头是谐音,这里早年出没过狼虫虎豹,但村名的起源跟老虎无关。为何叫“老壕头”?因为这里当年是明代商船云集的繁荣河港,南望辽河套老米湾古渡,北望科尔沁新安关戍楼,清初界定的柳条边墙也于此经过。老虎头村是锡伯族人的祖居地,有塞上“鱼米之乡”之美誉。
隶属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的大虎山,以前叫打虎山。据说奉系军阀汤玉麟属虎,外号汤大虎、汤二虎,他当上热河省督军兼省长,即已为“王”,则不能是“凡人”了,便自诩为“虎星”转世(天上黑虎星下界托生的),“打虎山”地名与自己的星命相克,遂下令把“打虎山”改为“大虎山”,约定俗成,传承至今。
此外,辽宁地面还有宽甸满族自治县的虎山镇虎山村、瓦房店市的老虎屯镇、鞍山市千山区汤岗子街道的老虎屯村、营口大石桥市黄土岭镇的虎头山村等。
沈阳同泽女子中学内保存的珍贵老虎标本
1929年,张学良将一只东北虎标本送给了当时的同泽中学,现在的沈阳市同泽女子中学。
记者在该校吕主任的帮助下,看到了已经有百余年的东北虎标本。在教学楼一楼的玻璃橱窗里,记者看到,尽管经过多年岁月的侵蚀,但这只东北虎虎威犹在。据介绍这是一只成年的东北虎,做成的标本长约1.7米,高近半米。
1929年5月,张学良一手创办的同泽中学成立。在与校长谈话时,校长向张学良将军介绍学校的一些设施情况中提到,学校缺少生物标本,很多学生原本接触外界的机会就不多,如果少了实物标本,更让人遗憾。张学良听到这里,想起大帅府中的东北虎标本,便毫不犹豫地将家中的一只东北虎标本送给了学校。
此后的几十年间,这只东北虎几次要被拿走,终被校方保留下来。其中一次是张学良旧居陈列馆重新修复时,馆内的工作人员曾找到校方希望能将这个非常珍贵的东北虎标本送回陈列馆。校方认为该标本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决定送给同泽学校的,他们也找到了当年同泽中学第一任校长在接受此标本时和于凤至夫人签下的文字材料。为了尊重张学良的心愿,最后双方还是决定将这只老虎标本留在同泽中学,而同泽中学也因此成为省内少有的拥有东北虎标本的学校。
一次误伤老虎事件 政府决定清剿捕兽套子
2004年初,一只10岁的野生雌性东北虎,从长白山追逐猎物来到辽宁新宾,在大四平镇样尔沟村杨木桶沟的一个石砬子下,不幸踩入猎人预设的捕兽套子,挣脱过程中,脖子上的捕兽套勒出伤口大量流血,导致失血性休克和食物短缺而死亡。目击者称老虎的脖子已经被“勒掉了一半”,老虎死时,虎目圆睁,死不瞑目!
这头雌虎体长约1.8米,体重约在150公斤。当晚,老虎的尸体被运下山,送往新宾县城。为此,新宾政府立即作出决定,组织人员清剿新宾山区的捕兽套子,建立清剿捕兽套子举报制度,希望以此遏制伤害野生动物事件的发生。
辽沈晚报记者 张松 冯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