欻嘎拉哈 往脸上抹锅底灰

看看锡伯族怎么迎新春

辽沈晚报 2022年01月25日

锡伯族村民相聚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四龙湾村,进行了一场锡伯族传统游艺项目——“欻嘎拉哈”,期盼抓出新春好福气。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年”,对于天南地北的少数民族来说,有着别样的定义与意味。作为全国最大的锡伯族聚居区之一的沈阳市沈北新区,锡伯族人在迎接春节时,有哪些习俗呢?

1月21日,距春节还不到10天时间,沈阳市沈北新区兴隆台街道四龙湾村村民已经忙碌着准备迎接新春佳节。

上午10时许,当记者来到村民谢岩家,整洁的院落、崭新的房屋映入眼帘。“这几天刚收拾了房子,锡伯族过年前都会把院落、房屋打扫干净,新年要有新气象嘛。”谢岩笑着说。

身穿锡伯族民族服饰的谢岩和亲友正在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准备着丰盛的锡伯族民俗家宴。院子内的两口大铁锅里,炖着大肘子和酸菜汆白肉,屋内,谢岩的亲友们有的包饺子、有的炸丸子,大家有说有笑,忙得不亦乐乎,全村人齐心协力做着锡伯族最传统的美食,锡伯大饼、千子、焖子、酱拼、苏白肉、撒色痕、金边白菜、扣肉、还有锡伯族特有的六碗汤……

“每年的腊月十六——‘喜利妈妈’生日这天,我们锡伯族人都会集体祭祀庆祝,但近两年来因为疫情,我们中止了这项活动。马上就要到春节了,虽然很多在外工作的人还没回来,但全村人还是希望先集体过个年,于是有了今天的活动。”孟家台村党支部书记刘玉石说。

沈北新区锡伯族文化研究会会长傅永林向记者介绍了锡伯族过春节的习俗。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锡伯族人会炖上特有的大锅菜,多用干豆角、白菜、土豆、胡萝卜、五花肉等食材做成的。客人来了热上一盘,既方便又好吃。大年三十早上,家族所有人就聚在老人家里,贴春联,准备饭菜。下午祭祖,而后满满一桌子菜摆上桌后,就开始吃团圆饭了。喝酒、唱歌,孩子们还要跳舞,很热闹。

“欻嘎拉哈”

300多年民俗游戏

几位身着五颜六色锡伯族传统服饰的村民还组织了小型的抓“嘎拉哈”比赛,大家围坐在炕上的毡子上,先将200余个“嘎拉哈”摆开,再将一个个金属小球抛起,迅速抓起毡子上的“嘎拉哈”。

“金属小球叫‘码头’,在‘码头’落下并接住之前,看谁抓的‘嘎拉哈’最多。”参赛者告诉记者。选手们眼疾手快,搂、抓、取、拿等各类绝活儿争相上阵,引来声声喝彩。

“嘎拉哈”是锡伯族对羊、猪等动物关节上的一种骨头的称呼,抓“嘎拉哈”的“抓”土语变音为“欻”。在北方漫长寒冷的冬季,在热炕头“欻嘎拉哈”,给锡伯族群众带来了乐趣,成为一种特色民俗文化。据了解,“锡伯族欻嘎拉哈”已列入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沈北新区加大锡伯族民俗文化挖掘、传承、保护力度,建成各类非遗传习基地十余个,推进非遗文化项目“进校园、进农村、进家庭”,丰富群众节日生活。

每年正月十六

上街往对方脸上抹锅底灰

在春节,锡伯族家家户户还有个习俗就是在老人的房间里挂起“喜利妈妈”。小摇车、铜钱、小弓箭、红布条、小靴子……每年从除夕到二月二,锡伯族人要在家里挂起一条约10米长的索绳,上面拴挂着这些做工精美的小物件。它带有结绳记事的作用,是家族繁衍的标记,只在每年农历除夕请出来,从屋里西北角拉到东南角,两端用榆木棍绑着挂在房梁上,从上面的小物件里,能看到这家几辈人的繁衍状况。

傅永林介绍,“喜利妈妈”也叫“子孙妈妈”“好心妈妈”,“喜利妈妈”的制作和请立都非常有讲究,所用的布条、丝绳、弓箭、小摇篮等需要到本村中人口多、辈数全的锡伯族人家索要,并邀请人口兴旺、子孙满堂、年纪较长者来制作。分为索绳和象征物两部分,挂了小弓箭,表示家里生了男孩,期望他继承先辈传统,长大成为能骑善射的游猎勇士;拴了彩色布条,表示生了女孩,希望她长大后成为缝制衣物、操持家务的能手;挂着小箭筒和扳指,象征着锡伯族男儿弓法娴熟,或到深山密林中狩猎,或驰骋疆场,成为好猎手或好武将;挂水桶,记录着游牧民族在辽河两岸打水拎马料的生活;后边挂扫帚,代表着这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弓箭旁边挂的铜钱,表示这个男孩成人后会理财,家道兴隆富裕;如果弓箭旁边挂一个小帽子,表示这个男孩后来当了官……

到了每年正月十六的清晨,锡伯族人会上街相互往对方脸上抹锅底黑灰,被抹上黑灰是吉祥的象征,可以避免灾难,得到幸福。直到农历的二月初二,锡伯族春节正式结束。这一天,锡伯族人会吃猪头肉,宣告春节过完,开始备耕生产了。

近年来,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锡伯族文化资源,在保护、传承和推进锡伯族文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加强了文化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锡伯之乡牌楼、兴隆台锡伯族学校、锡伯族射箭馆、西迁广场及西迁纪念馆、锡伯族文化广场、中国锡伯族博物馆等一大批地标性文化设施,展示了沈北作为全国最大锡伯族聚居区之一的总体形象,截至2019年,全区共成功申报市级以上“非遗”项目52项,其中锡伯族文化项目43项,占比达82.7%。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