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CPI上涨0.9% 今年物价涨幅预计总体可控

辽沈晚报 2022年01月14日

资料图。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较上年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较上年上涨8.1%。

展望2022年,分析人士认为,受猪肉价格逐步进入上行周期、大宗商品价格传导等因素影响,CPI涨幅料有所扩大,但总体可控;在高基数叠加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实施、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回落等因素影响下,PPI涨幅料继续回落。二者“剪刀差”将明显收窄。

全年物价调控目标完成

2021年CPI同比上涨0.9%,与往年相比,全年CPI同比涨幅较低。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2021年猪肉价格整体处于低位,拉低CPI涨幅;二是新冠肺炎疫情局部点状散发,终端消费尚未完全恢复,影响居民消费价格。

从2021年CPI走势看,上半年受翘尾因素影响,CPI同比涨幅一度走高,随着猪肉价格降幅持续扩大,自2021年6月开始,CPI涨幅连续多月回落。2021年10月和11月受鲜菜价格大涨等因素影响,CPI同比涨幅快速扩大。2021年12月,在食品价格下降带动下,CPI涨幅有所回落。

整体而言,2021年我国物价运行在合理区间,较好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调控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有力有效政策的作用。面对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失衡的复杂环境,我国加大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力度,部署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影响基本民生。针对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有关部门果断出手,及时采取供需双向调节、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预期引导等措施,促进物价平稳运行,与全球物价明显上行形成鲜明对比。

2022年CPI涨幅

整体将处于温和区间

展望2022年,受工业品价格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新一轮猪周期等因素影响,CPI涨幅将有所扩大。

从价格传导看,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多个消费品牌日前发布涨价通知,大宗商品价格向部分终端消费品价格传导在延续,可能拉动消费品价格上涨,出现“滞后涨价”效应。分析人士认为,在需求走弱、成本上涨背景下,部分行业供给收缩,尤其是服务业,一旦终端需求修复,涨价压力可能继续释放。

从猪周期看,尽管近期猪肉价格继续回落,但从2022年全年看,新一轮猪周期或在下半年开启。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7月,我国能繁母猪存栏出现增长拐点,截至2021年10月已连续4个月环比回落。根据海通证券测算,从能繁母猪开始去化到猪价回升大约有10个月的滞后期,2022年二季度猪价可能迎来新一轮上行。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表示,前期涨价因素抬高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水平,使中下游和最终消费端未来一段时间仍面临上游成本传导压力,加之部分领域关键零部件供应短缺和猪肉价格可能触底回升,预计2022年CPI涨幅有所扩大。

不过,CPI涨幅整体将处于温和区间。李雪松认为,2022年发生明显通胀的可能性不大。

CPI与PPI“剪刀差”继续收窄

2021年CPI与PPI“剪刀差”一度扩大,引发市场关注。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CPI同比上涨1.5%,PPI同比上涨10.3%,二者“剪刀差”收窄至8.8个百分点。这是继2021年10月二者“剪刀差”创出12个百分点的历史高位、2021年11月收窄至10.6个百分点后,连续第2个月收窄。

展望下阶段,全球通胀有望趋于回落,但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受增长基数提升,叠加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实施和大宗商品价格见顶回落等因素影响,预计PPI涨幅将继续回落,CPI中枢或有所上升,CPI与PPI二者之间显著背离的走势将会改变。

“2022年CPI将保持相对稳定,PPI将在二季度缓慢回落,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

社科院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2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2022年PPI涨幅下降,CPI涨幅提高,预计全年PPI和CPI同比分别上涨5.0%和2.5%,二者“剪刀差”将明显缩小,这有助于缓解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改善其经营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