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著名学者谈“城市书房”

辽沈晚报 2022年01月12日

读书和学习完美结合。

读者在读书之余,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体验。

“科技感”是书房的一大特点。

书房的环境与空间设计都非常出色。

辽宁大学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王向峰

三好街96号书房走廊的一面墙上,用文字和设计将“三好街的前世今生”巧妙展现。

年终岁尾,“书香沈阳”活动圆满结束,辽沈晚报用十期报道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沈阳书屋、书房,并邀请著名学者王向峰、上海同济大学教授王鑫等名流对本次活动予以点评,配合了沈城日渐升温的读书氛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馈与高度认可。

由“城市书房”看 时下传统文化的复苏

王向峰

记者:由“城市书房”的迅速发展,您如何看待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复苏?

王向峰:中国社会有个特点,就像一个人的脉搏一样,在不同环境与温度里边,这个脉搏跳动的频率也不完全一样,就这个意义来说,现在应该说是比较好的,比较正常的。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有一种形势,形势左右人的力量特别大,你在这个阶段里边,不管你是什么人,你总离不开这个时代的潮流、时代的气氛。现在,提倡中国的古典文化传统,在这一引领下,中华民族的文化才不断地风起云涌。

记者:在您看来,传统文化是怎样浸润国人的心灵世界的?

王向峰:就一般群众来说,他们受到的教育或者说少年儿童的成长工程,最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基础上,接受很多中国的故事、文物,中国的书籍充满我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能够纯化我们民族的道德风尚,在思想政治上构筑民族的灵魂,这个基础首先就在中国的古典文化上,中国人几千年来就是这么走过来的。那些民族的先进人物、革命先烈,在传统文化方面都造诣很深,它铸造了一代代中国人的灵魂。特别是最近这十年,各方面采取了许多实际的操作如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这些具体的措施,可以说大大推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现在看媒体,无论是广播电视,还是书籍出版与报刊,以至于群众文化活动,在这个方面都在不断推动这种潮流的发展,而且成果显著。

记者:读书的意义特别是而今称之为“文科”的作品,阅读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王向峰:前些日子我看报纸、微信转载的一些文章,探讨大学文科,特别是语言文学这门学科究竟有何作用?一些人认为文科没有什么用,在特殊的历史阶段,甚至提出与这些学科决裂!不过,若这些被扫荡的一干二净,中国古典文化中的这些闪光的亮点被清除,中国人的文化素养又将如何体现?

现在不妨统计一下,中国人平均一年看几本书?和发达国家的人均阅读率比,我们处在哪个位置上?具体而言,在中国的家庭里,有书架的占多少?走访这些家庭,看这个家庭里边过去、现在有没有书架,有多少书?我想研究这个现象是非常有意义的。读书要养成习惯,坚持不懈,才有助于促成知识体系的全面掌握与文化信仰的自觉形成。现在每年举办的读书节,推广群众阅读等等,以至于今天的古籍整理、出版,甚至往前追溯到考古,在全国范围内重现考古,究竟有什么意义?就是要扎牢我们的文化之根!

记者:关于“城市书房”的未来发展,您有何建议?

王向峰:我认为,从真正的读书意义上来说,类似“城市书房”这样的文化传播机构、培养教育机构,确实承担着不小的责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据我们所期待达到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比如说每年举办的读书节,开了大会,表扬了一些人,那么究竟多少人真正读了书,究竟谁看了多少书,这些书看过后怎么领会的?多少年了无人统计或细化,真要踏踏实实做这方面的工作非常难。比方说街区的书刊角,这些书放在那里,我不知有无经典著作?像《红楼梦》这样的名著,都谁看?怎么体会?鲁迅先生担忧的是,读《红楼梦》只看到才子缠绵、宫闱秘事,不该如此,而应通过阅读此书真正了解封建大家族的传统、伦理道德、人际关系。而怎么让看过《红楼梦》等经典著作的读者真正了解这些精髓与内涵,这都需要做更耐心的工作,需要引导,目前来说,距离这个目标还非常远。我们的文化馆或有关部门若能够继续这个工作,推动发展,以此带动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升,那就是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了。

关于城市书房的

“三点思考”

王鑫

就沈阳城市书房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走势,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长聘教授王鑫提出了“三点思考”。首先,对于城市而言,宜居的生活,不只是风景和设施,还应该有人们慢下来的去处,安静下来的向往,空洞无聊时候的着落。书房、书店、书屋、书舍,无论以什么名字存在的空间,都和书有关。这是城市之眼,城市之心,城市的柔然和安静,城市温暖的质地。我们见识了快速,我们也看见了浮夸,我们生活在娱乐之中,总有一刻,我们需要面对自己,也需要面对心灵,这大概就是城市对人的尊重。

其次,被信息包裹的时代,人需要什么?占有信息的多少并不代表我们拥有思想和思考的能力,反而是胆怯和慌张。我们以为信息是生产力,但是缺乏辨析力的被信息裹挟,被信息“异化”,不仅是生活的碎片化还是精神世界的碎片化。我们需要缝合,需要完整的自洽的精神世界,才能保持与外在世界的平衡感。我们需要书籍,也需要书房,需要阅读的体验,更需要身体和精神安静的寓所。城市书房,就像与陌生人共同撑篙,渡精神之河流,感受阅读的美好,这大概是城市对人的馈赠。

再次,城市留给未来什么?不只是街区和设施这些物质化的内容,城市需要留给未来文化的基因,内在的精神气质。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寓居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城市,因书香而闻名,我们就可以相信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品质和精神底蕴。城市可以有很多气质,希望沈阳以书香闻名,沿街有书的处所,随见读书人的影子。让书成为这个城市里最自由畅通的信使,连接城市中的人,让书房成为城市最温暖的空间,成为可沟通的城市传播媒介。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