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叶茂台圣迹山辽代北府宰相萧义墓
叶茂台辽墓出土的石棺
珍藏于辽博的叶茂台辽墓出土的双陆棋
冯永谦先生在辽博介绍叶茂台辽墓出土的瓷器
迄今为止,在法库县内共发现46座辽墓,法库有16个乡镇,其他乡镇挖掘的辽墓屈指可数,但在叶茂台镇的三座小山中:圣迹山、唐房山、老虎窝山中,却发现了23座辽墓,几乎占法库境内辽墓总数的一半!这23座辽墓中的绝大部分墓穴,又集中分布于圣迹山朝南的山坡上。圣迹山辽墓群非同一般,这里是辽代萧氏帝后的家族墓地,大辽国的宰相、公主、形形色色的皇亲国戚,不少人将这块风水宝地选为自己百年后的安葬之所,仅从7号墓出土的辽代《竹雀双兔图》绢画就令国内外的考古专家拍案叫绝。千百年来,关于圣迹山的神奇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如缕不绝,在乡民亦真亦幻的描述中,这座小山的前世今生被渲染得扑朔迷离。
老地方
叶茂台镇名由来的蹊跷传说
圣迹山有宝的传闻还有其他版本,叶茂台的镇名由来就令人玩味。
传说在古代,叶茂台有个极其贪婪的地主叫“刘半截”,对手下雇农极其苛刻。有位老汉为刘半截家扛活,一生贫困,临终前,将自己心中隐藏多年的秘密告诉两个孙子大锁、二锁,老汉说,这村后山有个石洞,埋藏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只要到山上找到金钥匙,就可以打开石洞,老汉说完就咽了气。
大锁上山寻宝一无所获,垂头丧气地坐在一棵古松下的大青石上,忽然屁股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起身一看,原来是把破镰刀头。大锁心里生气,一边嘟囔一边把破镰刀头狠狠地向大青石上摔去,磕得火星乱蹦!就在这时,一条大蛇嗖的一声从树后窜出,向他扑来,大锁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奔回家中,一病不起,不久一命呜呼。
二锁为兄报仇,上山找到了那块青石板与破镰刀。就在二锁拿起镰刀端详之际,那条大蛇再度从树后窜出,二锁与之搏斗良久,方将巨蛇杀死,因劳累至极,就困倒在古松旁。梦中,一白胡子老头告诉他,这破镰刀其实就是“金钥匙”,藏宝洞就在大青石下,那大蛇是护宝之蛇,三天后,只要拿镰刀在青石板上敲三下,藏宝洞的门就会应声而开。
梦醒后,二锁回到村里,将此事无意透露给旁人,不巧被刘半截获知。刘半截逼二锁上山寻宝,二锁按白胡子老人梦中所述去做,果不其然,青石板下露出了一座堆着无数金银珠翠的藏宝洞。刘半截大喜过望,拎着大麻袋冲进洞里狂装财宝,二锁对财宝无兴趣,只拉出了一匹大白马留作日后耕地之用。二锁将白马刚拉出洞口,藏宝洞石门便轰然闭合,刘半截拽着沉重的财宝拼命往外钻,正卡在合拢的石门中间,一脚洞里一脚洞外,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半截”。
二锁自从有了那匹白马后,勤劳耕作,又娶了个美丽娴慧的媳妇,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而这后山自从洞口闭合上后,周围长出枝繁叶茂的灌木丛,于是,人们就给那个地方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叶茂台。
其实,叶茂台以前叫“夜猫子台”,后因称谓不雅,谐音改成“叶茂台”的。“夜猫子”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猫头鹰,而“台”则多指烽火台等古代的战备设施。这说明两点:一是叶茂台过去森林茂密、古木参天;二是这里过去属塞外,正是契丹等北方民族的游猎之所,而辽国贵族将陵墓建在本民族活动区域内的一块风光旖旎、林木葱郁之地,也便顺理成章了。
辽墓里的贵族头骨怒插“复仇之剑”
叶茂台的辽墓群是辽朝后族萧氏的家族坟地。萧氏是契丹民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及建立政权期间,得到萧氏的帮助,从此耶律氏与萧氏结成了辽朝的统治集团。《辽史·本纪》记载:“四年(公元910年)秋七月戊子朔,以后兄萧敌鲁为北府宰相,后族为相自此始。”叶茂台萧义墓志记载:“葬于辽川之右,圣迹山阳,先茔也”,可见萧氏居此时间甚久。
1953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叶茂台墓葬群进行了系统挖掘,尽管屡遭盗掘,但墓葬群的出土文物依然可观,在整理墓穴里的辽代贵族遗骨时,发现不少头骨被重器损伤,留下深深的印痕,有块头骨上居然插着一把生锈的铁剑!
这把铁剑是女真人留下的,是一把复仇之剑!女真人在推翻辽国的进程中,到处寻找辽陵辽墓,挖坟掘墓,毁尸灭迹,以泄心头之恨!叶茂台辽墓又是辽国后族萧氏的家族墓地,自然就成了女真人的重点报复对象。
辽国末年吏治腐败,到处搜刮掠夺,民族矛盾加深。辽国经常派所谓的“银牌使者”闯入居住在黑龙江一带的女真人领地,索要捕食天鹅的海东青、勒索各种奇珍异宝,还不顾女真人的民族尊严,强行掳掠女真妇女“陪睡”,种种恶行令人发指,迫使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不得不揭竿而起,由此,敲响了大辽国灭亡的丧钟!
伴随着辽国的灭亡,辽陵辽墓也惨遭复仇的女真人的无情洗礼。连含冤致死、从未招惹过女真人的辽国皇后萧观音的尸体都被杀红了眼的女真人从墓里挖出,全身剥光,任由牛马践踏,叶茂台辽代古墓中插入头骨的那把生锈铁剑,便是这段民族仇怨的历史见证。
女真人施加报复的坟墓必是辽代贵族的葬身之所,这进一步证实了叶茂台辽墓群在辽代的级别规格。叶茂台辽代墓葬群的16号墓葬,便是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北府宰相萧义的长眠之地,在墓葬主室中部,平放着一合墓志,1700多字的志文,详细揭晓了墓主人北府宰相萧义的生平。
法库叶茂台7号辽墓的神秘辽代贵妇
法库叶茂台辽墓群迄今发现了23座辽墓,基本早年被盗,唯有7号墓完好无损,打开墓室时,这座千年辽墓的砖地上只有薄薄的一层尘土,安静异常,令身临其境的考古工作者一度产生时光倒流的奇异幻感。
7号辽墓出土文物很多:两幅立轴绢画、棺床小帐、缂丝龙衾、双陆棋……但身份高贵的墓主人(女性,约五十岁上下)姓甚名谁,却未留一丝线索。
当年主持发掘此墓的冯永谦先生推测,7号墓紧邻辽代渭州城,而渭州城为辽代驸马都尉萧昌裔所建,墓主人或与萧昌裔有关。法库学者戴国富说得更为具体,他指出:萧昌裔即萧匹敌,在辽廷权力斗争中因站错队被杀,而埋在7号墓里的那位“无名贵妇”,正是他的结发妻子韩国长公主。戴国富是这样判断的:根据冯永谦等专家对墓室中遗物的测定,墓主人应为辽代的老年女性(50岁左右),是辽代中期公主一级的贵族人物。
那么,她到底是谁,她的丈夫是谁?她为什么没有与丈夫合葬?戴国富的看法是:虽然法库的后族萧氏(萧敌鲁、萧阿古只支系)在辽朝一直地位显赫,下嫁其族中子弟的皇帝、亲王、皇族之女很多,如景宗耶律贤与萧绰次女长寿公主嫁萧排押、三女延寿公主嫁萧恒德,圣宗与萧耨斤之女岩母堇嫁萧惠等,但萧排押和萧惠皆善终,去世后不可能夫妇分葬,延寿公主死时年仅21岁,不属老年。葬于叶茂台16号墓的辽北府宰相萧义的母亲和夫人虽为皇族,但不够公主的级别。因此,在辽代中期与7号墓墓主人身份相符的,唯有国舅、驸马都尉、兰陵郡王萧阿古只五世孙萧匹敌(萧昌裔)之妻——吴国公主(兴宗朝晋韩国长公主)。
吴国公主为秦晋国王耶律隆庆之女,辽景宗耶律贤与萧绰的孙女。《辽史·地理志》载,“辽制,皇子嫡生者,其女与帝女同”,故她在圣宗朝被封为吴国公主,属于纯粹的帝王嫡亲。按当时辽国女子结婚平均年龄15岁计算,吴国公主当于统和三十年至开泰二年左右(1011—1013)与萧匹敌成婚。辽兴宗继位后,由于她是皇姊妹,按制由吴国公主晋封为韩国长公主。可以说,她算得上一生尊贵,一生荣华。
相比之下,萧匹敌的命运则较为悲惨。据《辽史》等资料记载,他为萧阿古只五世孙,其祖父萧达凛(览)、伯父萧排押、父亲萧恒德皆为辽朝勇士、著名战将,在对宋作战、平定诸部叛乱、东征高丽等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是宋朝“杨家将”的劲敌。其母越国公主耶律延寿为景宗和萧绰之三女,其家庭出身相当高贵。
然而,他虽为皇亲贵胄,却在四五岁时由于母亲早亡和父亲被赐死而成为孤儿,被养于皇宫中。他得到外祖母萧绰和圣宗仁德皇后(萧菩萨哥)的抚育、呵护,并在年长后娶公主为妻,但也因此埋下了被谋害的祸根。
萧匹敌历任过殿前副点检使、北面林牙、殿前都点检使、国舅详稳等要职,并在平定渤海部族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兰陵郡王,在他忠心耿耿、发奋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时候,由于辽朝“宫廷权力之争”,萧匹敌被冠以“谋逆”之罪,成了无辜受害者。
公元1031年,辽圣宗死后,仁德皇后所生二子早夭,抱养的宫女萧耨斤所生之子耶律宗真继位,是为辽兴宗,母因子贵,于是萧耨斤乘机掌握了朝廷大权。萧耨斤乃阿古只五世孙,其父祖辈在萧思温、萧绰掌权时一直受到压制,并发生了反对派刺杀其父萧思温的事件。因此,萧耨斤支系东山再起,除了大肆提拔重用其“娘家人”外,所要清除的主要对象就是萧思温支系的人。由于仁德皇后是萧绰兄弟萧隗因之女、北府宰相萧浞卜是仁德皇后之弟,自然在所难免,但萧匹敌乃萧耨斤堂弟,又是驸马都尉、国家功臣良将,却为何被列入仁德皇后一伙之中呢?戴国富分析,很可能是萧匹敌与仁德皇后关系太过亲密引起萧耨斤的妒忌,也许是萧匹敌在这次“政治争斗”中站到了仁德皇后和萧浞卜一边。于是,兴宗景福年间(1031),萧耨斤将萧浞卜与萧匹敌以“谋逆”罪杀害,次年又将仁德皇后害死,萧匹敌死时约33~35岁左右。
萧匹敌的妻子韩国长公主之所以没有被株连,从《辽史》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在人物列传“萧匹敌词条”中写道:“公主窃闻其谋,谓匹敌曰,你将无罪被杀,与其死,何不奔女直国以全其生。匹敌曰,朝廷讵肯以蜚语害忠良?宁死不适他国。乃被害。”这说明,萧匹敌不但无罪,而且还是宁死不适他国的忠臣,韩国长公主是事先就已知道此阴谋。而她没被株连,也许是由于皇族势力强大,萧耨斤不敢得罪,也许是她为了自保,站到了萧耨斤一边,反正她在萧匹敌死后又享受荣华富贵很多年,去世时间当在兴宗重熙二十至二十二年(1050—1052)左右,50多岁。
在她死后,理所当然地要葬在萧氏后族的墓地,理所当然地要以长公主的规格安葬,才随葬了诸多珍宝。由于萧匹敌生前是“谋逆”的罪人,也就失去了同公主合葬的资格,公主的墓志也因为萧匹敌的缘故难于撰写。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