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宝贝“瓶瓶罐罐”值得一看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30日

明正德青花人物图葫芦瓶。

白釉鸡冠壶(图中上方两侧)。

明嘉靖款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 沈阳博物馆供图

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

白釉褐彩花卉梅瓶。

本报与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张氏帅府博物馆、沈阳博物馆、新乐遗址博物馆等辽沈地区重要文博场所联合,对其常设展、临时展上展出的文物宝贝们进行梳理,分类推荐给您,展示家门口就能看到的稀世珍宝。您有想推荐的文物宝贝也可以告诉本报。

在全国辽代墓葬考古中首次发现的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和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反映当时沈阳多民族融合特点的辽代白釉鸡冠壶、难得的明清青花瓷器精品明嘉靖款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

元旦春节期间,咱们家门口有哪些宝贝值得看,这些来自沈阳博物馆的“瓶瓶罐罐”不能错过。

白釉褐彩花卉梅瓶

2017年,考古人员在叶茂台镇的北方,康平沙金张家窑林场,发现了一处辽代契丹高等级贵族的家族墓地,九座墓葬整理出400余件珍贵的文物。在这里出土的白釉褐彩花卉纹梅瓶和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为在全国辽代墓葬考古中首次发现。

其中,康平张家窑林场长白山4号墓出土的白釉褐彩花卉梅瓶举世罕见。图案为白釉底,红褐色彩,有五朵盛开的牡丹花位于梅瓶中部,将梅瓶五等分。造型古朴、体态矮胖,与后期金元时期体态修长的梅瓶有明显区别。该文物将釉下彩工艺的使用至少提前了近半个世纪,完全颠覆了此前人们对辽代陶瓷历史的认知。

白釉黑彩动物纹梅瓶

辽代的梅瓶较为稀少,瓶身有图案的更为罕见,尤其这件有着动物图案的梅瓶即白釉黑彩梅瓶可谓海内孤品,价值不可限量。梅瓶通体施白釉,白地黑彩,共有五只动物,均呈现向同一方向奔跑的姿态,体格健硕,姿态传神。一条狗追逐着一只梅花鹿,另一条狗追着一只羊,还有一只兔子位于梅花鹿的下方,均匀分布在梅瓶的四个面,形成狗追鹿和狗追羊的狩猎场景。

契丹贵族有着四时游猎,春水秋山的传统。春季在水边狩猎禽鸟,秋季在山林捕捉走兽,这件梅瓶上的图案,正是一幅反映了契丹游猎习俗的“秋山图”。是秋捺钵在器物上表现的首例,将釉下黑彩出现的年代提前至辽代,改写了中国陶瓷史。

白釉鸡冠壶

沈阳康平县张家窑林场长白山3号辽墓出土的辽代白釉鸡冠壶也颇有看头。这两件鸡冠壶具有比较原始的仿制特征,尤其是侧部的两条仿皮革装饰,体现出了强烈的游牧文化特征。两件鸡冠壶均为白色,除了和“契丹尚白”的观念有关外,也应是对辽金时期契丹民族文化因素的一种传承和保留,反映了当时沈阳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辽金时期的沈阳,契丹人、汉人、渤海人、女真人等各类人群杂居共存,在因俗而治的政策下,沈阳呈现了各民族按照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与发展的多元的社会风貌。

鸡冠壶的形状来源于游牧民族的皮囊壶,最初以动物皮缝制,后来这种器型又被移植到了金属、陶瓷材质上。扁身、提梁、小口的设计便于随身携带,壶身上的凹凸装饰模仿了皮囊壶的缝线、铆钉和挂坠,体现出强烈的游牧文化特征。

明嘉靖款

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

下面要介绍的则是两件明代的青花瓷文物。其中,沈阳东陵区山嘴子出土的明嘉靖款青花云龙祥凤云鹤纹盖罐,通体饰三组纹饰,腹部主体纹饰绘四龙二鹤二凤“壬”字云纹,底中部双蓝圈内楷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款,盖饰人物缠枝纹。青花纹饰清晰生动,生产年代明确,制作工艺上等,是难得的明清青花瓷器精品。

明正德青花人物图葫芦瓶

传世的明正德青花人物图葫芦瓶为沈阳博物馆征集文物。整件器物造型精妙,构图完美,其主题为“仙人对弈-八仙朝圣”,纹饰随葫芦之形状而分上下,腰部装饰以仙鹤及如意纹,云烟缭绕,晨星映带,充满神秘气息。是明中期反映道教题材的典型作品。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除署名外本稿图片均由辽沈晚报记者 查金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