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追回被骗案执行款 多次被对方当成骗子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23日

“我是沈阳市铁西区法院法官,有笔执行款要发给你……”“骗子!”对方挂断了电话……

最近一段时间,沈阳市铁西区法院执行局法官赵志威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赵志威负责的是一起刑事审判庭移送的执行案件,被执行人在大学城附近以能帮助大学生保过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为由,对20名大学生行骗,金额从1200元到12000元不等,共计77900元。

被执行人正在服刑,赵法官通过传统查控,没有找到可供执行的财产,但通过系统新增加的关联案件功能,查询到被执行人在大东法院有一起借贷纠纷执行案件。赵法官立即与大东法院承办法官联系,通过了解知道被执行人有一处房产已经被拍卖,目前有剩余拍卖款,赵法官立即送达协助执行手续,将案款扣划至该院。

该案涉及20位申请人,且都是大学生,有的已经毕业,去了其他城市,案款到位后,如何将案款发放给申请人?赵法官先是根据申请人预留的电话号码联系申请人,联系不到的通过预留地址邮寄案件材料,仍然联系不到的通过再次翻阅公安卷宗寻找申请人的其他联系方式。

在联系过程中,申请人都有戒备心理,本来就是诈骗案件受害人,案款标的不大,有的以为办案法官又是“骗子”,赵法官对此耐心地做沟通解释工作。其中一位申请人戒备心理严重,法官数次电话都被拒接,为此打了十余次电话,最终通过短信把案件审理、案件执行等情况进行说明,才获得申请人的配合。有的申请人被赵法官的专业和耐心感染,主动帮助法官寻找其他申请人的联系方式。

最终,赵法官为所有取得联系的申请人组建微信群,组织大家在群里进行视频连线,在视频中,赵法官对大家阐述案件执行情况、案款领取手续。本案案款不足额,为了公平,案款按比例发放。

考虑到疫情期间,以及申请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在外地就业,前往法院领款经济成本较高,赵法官灵活采用了邮寄收款手续的方式进行放款。赵法官首先用视频的方式逐一核对申请人身份,申请人将本人身份证及银行卡复印件邮寄至法院,在案款发放确保准确、合规、且方便申请人的情况下,12月21日,案件案款都已经发放完毕。

辽沈晚报记者 隋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