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期LPR下调透露出哪些信号?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22日

在经历19期“按兵不动”后,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终于有了新动作:1年期LPR较上一期下调5个基点至3.8%。

继全面降准落地后,中国人民银行为何再次下调1年期LPR?这又透露出哪些信号?

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年期以上LPR为4.65%。

自2020年4月20日创下改革以来单月最大降幅后,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一直未作调整,直到此次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同时,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

1年期LPR为何会在此时下调?

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后,各报价行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报价,其中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是指中期借贷便利(MLF)招标利率。也就是说,LPR报价=MLF利率+加点。

12月人民银行开展了5000亿元MLF操作,但招标利率未作调整,仍维持在2.95%。可见,报价行在考虑了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后,调整了加点幅度。

本月15日,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并可为银行每年降低资金成本约150亿元。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近期全面降准落地,金融机构可获得长期低成本资金,降低了报价行的资金成本,为此次1年期LPR下行创造了条件。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次1年期LPR报价下调,有望进一步引导企业贷款实际利率下行,缓解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激发企业的信贷需求。

降准刚刚落地,1年期LPR又有所下调,是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其实,此次1年期LPR只下调了5个基点,是LPR的最小调整步长。

“按最小步长调整,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稳定市场信心,引导预期;另一方面也表明货币政策‘稳健’的取向不变,并未滑向宽松。”董希淼说,人民银行仍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重申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整中,与个人住房贷款挂钩的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体现了“房住不炒”的定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变,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有利于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继续释放LPR改革潜力,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