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将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明年年底前50%燃气用户安装报警器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20日

沈阳发布《沈阳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基本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核心功能。

到2022年年底前,沈阳将全面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将燃气、危化品、建筑施工、消防、交通运输作为重点高风险领域,基本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的核心功能。近日,沈阳发布《沈阳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构建1个平台运营机构、1个综合监测预警平台、5个重点领域、N个行业领域的“1+1+5+N”建设体系,分步骤、有侧重地完成建设任务。

明年年底前

50%燃气用户安装报警器

城镇燃气安全方面,在老旧管网和人员密集区域内采购安装300台地下井室智能远传报警装置,完成902座调压站远传系统及240座太阳能供电系统安装。在燃气场站定点安装云台固定式激光甲烷遥测系统(浓度视频监测系统),实现对场站燃气泄漏风险的全覆盖监测预警。

2022年6月底前,在管道气非居民用户中推广安装具有防爆、远传监测功能的工商业型报警系统。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城区30年楼龄用户及独居老人等风险较高的重点用户家用报警装置的集中安装工作;2022年年底前,完成城区现有总户数50%的用户安装工作;持续推动剩余用户安装工作,做到报警装置应安尽安。

大数据推演发布分级预警

依托专业技术力量和相关科研成果,建设以燃气风险耦合模型为基础的城市安全重点领域智能化情景模拟和研判系统。运用大数据耦合、数据波动特征识别、关联对比等评估技术,实现燃气安全风险的实时报警;通过专家会商和模型推演,实现安全风险快速定量化评估,为分级预警信息发布和协同联动处置提供决策依据,形成燃气安全管控沈阳模式。

在危化品安全方面,对全市28家涉重大危险源危化企业安全运行状态进行感知,实时监测气体、压力、液位、温度、人员、环境等运行状态,利用AI视频识别技术对关键岗位、重点部位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报警、实时处置,实现企业关键安全监测数据的快速汇聚,建立报警阈值设置标准,实现风险信息实时自动报警。

建筑施工安全方面,重点对大型塔式起重机、地铁施工暗挖工程安全运行状态进行感知,监测隧道结构变形、隧道内人员数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运行状态,实现关键安全监测数据快速汇聚,安全风险自动报警和综合防控。

安装1万套“智能烟感”设施

消防安全方面,针对高层建筑、大型综合体等重点消防区域,实时获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火灾自动报警等数据,建设消防车通道监测预警系统,在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高层住宅试点建设180个消防通道监测点位;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系统,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试点,对42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设施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联网监测。建立“智能烟感”报警系统,在全市重点人员群体、重点部位场所安装1万套“智能烟感”,提高居民住宅、“九小”等各类场所的火灾预警防范能力。建立消防水源监测管理系统,对消防栓进行位置定位、压力监测,实时掌握火场周边消防栓状况。2022年年底前,完成500个市政消火栓监测点位。

在地铁安全方面,对淮河街沈医二院、中医药大学、滂江街、青年大街、长青南街、铁西广场、奥体中心等7个地铁换乘站电梯、站台门和检票闸机等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地铁车站内外视频、烟感、水位等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实时感知地铁安全状态,建立报警阈值标准,实现雨水倒灌和大客流拥堵的安全风险的研判预警。

在人员密集场所,推进客运站、大型活动场所、商场、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流量监测、应急疏散通道状况等信息集成化处理,实时监测人员密集场所运行状态,探索建立报警阈值标准,实现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的研判预警。

电梯接入梯联网管理平台

特种设备安全方面,接入沈阳市梯联网管理系统平台数据,选取部分重点区域的电梯为试点,对电梯的部分实时在线运行状况参数、已接入的电梯视频数据和物联网系统中电梯报警信息进行集成处理,逐步实现电梯故障风险的研判预警。

在搭建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方面,充分汇聚各行业部门及沈阳燃气集团、水务集团等企业的现有城市安全风险感知数据,以“一张图”形式综合呈现城市整体安全运行状况和风险态势。

在旅游安全方面,对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重点旅游景区的实时客流量、景区饱和度、区域热力图、安防、重点区域视频监控等数据进行集成处理,实时感知景区安全运行状态,建立报警阈值标准,实现景区内火灾、人员踩踏等安全风险的研判预警。

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