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名师:李东
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教育部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人,2010年上海世博会辽宁馆主题演绎总策划,“辽海讲坛”主讲人。
大汉长安
国际贸易之都
一到年底,又是双11又是双12的,当今的商业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在中国古代,也有跨国贸易,西汉时期的都城长安一度成为国际性商贸中心。西汉时,全国有六大商业城市,即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城、成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商业网络。
尤其是都城长安,依靠水陆交通的便利,连接四方,通达海外。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王朝与西域的使者频繁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兴盛。
商人们满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往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经由“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大批的外国使节和商人,带着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还有乐器和歌舞来到中原。
这些人到了长安以后,大都居住在藁街的蛮夷邸,这里是外国使节馆舍的所在地。朝廷还派遣专门的大臣管理蛮夷邸,即设置一个专门的官职管理外交和商务,这个官职叫做“大鸿胪”。
据史料记载,西汉长安城的商业主要分布在“九市”,分别位于都城的东部和西部。其中,都城西部的集市最为繁华,位置接近中渭桥,交通便利,商贾云集。东部只有三市,因为东部大多居住着达官显贵,他们的房屋占地广大,厅堂楼舍,极为奢华。
除了九市以外,长安城内还有一个小市场很特别,这个市场位于太学附近,本是一片槐树林,每月朔望,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时,太学的这些学生就会在这里做买卖,把各自带来的家乡物产以及经传、书籍、笙磬乐器等拿来买卖,一时间十分出名,被人称为“槐市”。
据说,当时关中一带,通过经商致富的人很多。有些是凭放高利贷或囤积居奇发财的,也有靠卖浆、卖胃脯大概是煮羊肚一类的食物,暴富的。当时民谚云:“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在以商致富的社会风气影响下,不少农民离开田地,来到城市做生意。形成了“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熟而货有余”的特殊景象。
栏目主持人:李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