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野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18日

欢迎扫码进群 参加活动

江苏

“链式养老”破解养老痛点

每天下午3点,伴随着动感的音乐声,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高店社区长者驿家内,66岁的徐锦成老人跟着音乐节拍舞动着手臂。徐锦成退休后,被这里“全托照护+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吸引,决定在这里颐养天年。以前沉默寡言的他2018年在这里入住后,像换了一个人,大家都称呼他为“高店舞王”。

在南通,像这样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社区养老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链式养老”服务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养老机构专业人员、专业设施、专业技术的优势,承接运营养老机构周边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医、康复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打破了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边界,破解养老痛点,让越来越多老人实现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因传统生活习惯等因素,南通90%左右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不少居家老人,尤其是患病老人都面临着照护难的困境。2017年底,南通以入选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2018年起,南通市通过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实践中蹚出一条“链式养老”的特色之路,形成覆盖全市98%老年人口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保障体系。

家住南通市崇川区福民景苑的沈军(化名)今年80岁,重度失能,长期卧床,每月需去医院换一次尿管。如今,他的难题解决了。南通万福护理院的医护人员上门服务后,他在家就能换尿管了。沈军的家人感激地说:“以前每月去医院,太奔波,现在护理人员上门服务、定期观察,真的省心省力。”

湖南

“云上”养老院 一键可求助

家住湖南省湘潭县城塘社区的88岁老人刘正球,早些日子从民政部门拿到智能手环时,对它的作用将信将疑。戴上没几天,湘潭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联系的医务人员就找上了门——原来,手环预警显示老人血压异常。医务人员与老人及其亲属沟通,提出治疗建议。

“我们独居老人如果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其他疾病突发危险时,能及时报警,及时得到救助。”刘正球说,从这天开始,智能手环这件“新式武器”就成了一件生活必需品。连接刘正球和湘潭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的,是一个具备定位、紧急呼叫、测量血压等功能的智能手环。借助手环,湘潭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老人亲属能及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老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实现“一键求助”。

湘潭县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平台,通过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穿戴等技术,为有需要的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打造没有围墙的“云上”养老院。与平台签约后,通过电话、手环、电视遥控器等身边物件,老人们在家就能接通养老服务信息中心,发出日间照料、紧急救助、家庭医生、送餐等多种养老服务需求,享受“云上”养老院提供的服务。

80岁的肖海桃是入住柳桥村“莲湘颐老·长者之家”的首批特困老人之一。他有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住房,平日有人探视,帮助照料日常生活,有看病需求时还有专门的就医对接人。“经常有志愿者来看我,还和我们一起种菜,我在这里住着很舒服。”他说。

家住湘潭县牛头岭社区瓷厂宿舍的79岁独居老人张洪英加入“云上”养老院后,前不久用电视机遥控器就联系上了燃气公司师傅,帮她弄好了因为油污问题一直不好用的燃气灶。生活中遇到困难通过电话、视频随时能找人帮忙,张洪英对此很满意。

住在湘潭县凤凰山庄小区的96岁老人马玉昭,说话中气十足。见到记者,她还放下竹杖,展示了一把上踢腿、双手下压的“拳脚功夫”。凤凰山庄小区23名独居、患病、高龄的老人,是小区“守望之家”重点服务对象。有18名志愿者为他们提供联络、巡防、就医联系等服务。“我每个月有退休工资,有高龄老人津贴,还有这么多邻居、志愿者关心我,他们是我的‘贴心人’!”马玉昭乐呵呵地说。

被老人们频频点赞的“云上”养老院,是当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探索之一。

重庆

“老年科技大学”体系助力跨越“数字鸿沟”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重庆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将采取构建“老年科技大学”工作体系等系列措施,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想用、敢用、会用智能技术。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与人口老龄化之间产生了很大冲突,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甚至轻信谣言、陷入骗局,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对此,重庆市科协将联合多个市级部门,推动构建“市级主导、区县主体、网点主抓”的“老年科技大学”工作体系,帮助更多老年人想用、敢用、会用智能技术,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区县将因地制宜创建“老年科技大学”,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依托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等,重点围绕老年人数字素养、健康素养等内容设置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扩大老年人受教育面。

本栏目图文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