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出门不便,老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了,但生活的乐趣不能少

冬季居家常唠嗑 解闷健脑享康乐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18日

老人家爱唠嗑、爱唠叨,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家人该如何看待?这是不少人疑惑和感同身受的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周广玉主任,从科学角度来解答这一问题。专家指出,唠嗑是老人排除孤独感的一种心理倾诉手段。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会把注意力过分集中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不过,老人爱唠嗑其实有很多好处,尤其是在沈阳这样冬季天气寒冷,出门不便的地方,一方面是排解抑郁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对大脑有好处。

老人唠嗑有哪些好处?

老年人多唠嗑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可以减轻精神压力。说话作为无可替代的宣泄方式,可以帮助老人消愁解闷,使他们心情愉快。同理,如果老人每天不爱唠叨,甚至不爱说话,总把不顺心的事埋在心里,日积月累,就容易患上抑郁症。如果面对一些不顺心的事儿,老人们能够通过意义简单、琐碎的话语唠叨出来,则有助于他们释放压力和不安全感,使潜在的抑郁情绪都通过语言被化解掉,则老人的身心会更健康。

“一些有抑郁倾向的老年人,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偏负面,对自己的评价也会降低,这往往是抑郁症患者的思维特点。如果能与人交流,尤其和性格开朗、外向的老朋友一起交流,能改变对事情的负性认知,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更客观,更积极,有利于改善抑郁情绪。”周主任解释说。

唠嗑的第二个明显的好处是可让大脑更灵活。人类的大脑往往用进废退,每次说话都需要经过逻辑思考,进行语言的提炼和组织,多说话可以刺激大脑细胞,使之保持活跃、兴奋,可有效推迟大脑的衰老进程。大脑有专司语言的功能区,如果说话太少,大脑中专管语言的区域兴奋度就会减弱,不利于大脑的健康运转,多说话可促进大脑这些功能区保持健康状态。

唠嗑还可以延缓衰老。经常说话的人,能使口腔肌肉和咽喉得到锻炼,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畅,使耳朵内外的压力保持平衡,对于耳鸣、耳聋有预防作用。说话时带动眼肌和三叉神经运动,还可防止老花眼、老年性白内障和视力减退。

冬天为啥要多唠嗑?

每到冬天,有些老年人就觉得自己容易没有精神、莫名其妙地感觉悲伤、很难真正地开心起来,随之而来的还有说不出的乏力、困倦,即使晚上睡好了,白天还是哈欠连天。而当代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所以很难及时照顾到中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变化。亲人间沟通互动减少,更容易让中老人出现失落、孤独的情绪。

周主任告诉记者,人们的确更容易在冬天时产生情绪低落的现象。这些现象会出现在秋末冬初的时候,一般会持续到第二年春天。研究发现,在高纬度的北方地区,人们冬季接触阳光的时间较少,可能会改变人体内的某些激素水平。比如,大脑中的血清素和影响睡眠的褪黑激素的变化,会导致一些人在冬季变得情绪低落。

所以,对于咱们沈阳的老年朋友来说,如果冬天出门不方便的时候,更要多和亲朋好友唠唠嗑,可以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

注意,有种“唠叨”要小心

当然,老年人爱聊天也不是说得越多越好,还要看说话的内容。老人在聊天的过程中,有时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思,而导致空话连篇或用过多的解释来表达,进而变成唠唠叨叨。如果这些语言表达上的异常是短期现象,不是长期持续的,说明这个人的行为还是在受他自己的意志控制,这就不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如果一个人经常性地出现这种现象,而且每次持续很长时间,那么极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应该保持警惕。

周主任介绍说:“如果经常有健忘现象,连自己刚刚做过的事情都会忘记,出现经常性的反应迟钝现象,或者语言表达不流畅、反复重复一句没有意义的话,或者性格发生改变,变得冷漠、不关心别人,这种情况就应该带老人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专业的医学手段进行确诊,如果真的是老年痴呆症的话,就应该提前进行治疗。”

老年痴呆是病理的改变,是不能通过聊天进行缓解的,确定是老年痴呆症之后,要对病人进行长期治疗,应该从药物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对病人进行控制和治疗,药物是控制老年痴呆症进一步恶化的有效措施。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