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阳三类以上优良水体比例达到55%,是去年同期的3倍,水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20个省考以上断面中,11个断面达到优良水质,无劣五类水体,国考优良断面增量排全省第一。
3年前,沈阳地表水环境质量还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全市17个省考以上断面中有8个不达标,于台等4个断面为劣五类,达标率仅为52.9%。“水十条”实施以来,沈阳市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2020年,全市省考以上河流断面累计均值首次实现全部达标且消除劣Ⅴ类水质,重点支流河白塔堡河曹仲屯断面持续达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浑河城市段综合治理工作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典型案例,并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截至上个月月末,沈阳市无劣五类水体,省考以上断面累计水质指数6.27,同比改善10.43%,国考断面水质指数同比改善7.7%,全省排名第三。
目前,沈阳对全市35条主要河流、65个断面实施加密监测,每半个月对各区县水环境质量进行考核排名并公示,对超标地区实施生态扣款,有效调动了各地区水环境治理工作积极性。
同时,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以来累计完成46项水体达标重点工程;实施了21项污水收集处理补短板工程,启动了8座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32项新建管渠、4项污水转输、91个雨污混接点位摘除等工程,提升了全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今年,沈阳还对细河、北沙河、白塔堡河等重污染河段进行重点攻坚,以细河综合整治为例,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水转输工程、管网河道清淤、加强泵站管理等综合举措,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今年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的目标。
辽沈晚报记者 张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