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总量 控时间”保证学生睡眠充足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16日

近日,沈阳市召开中小学作业设计与管理工作推进会,多位小学校长、教研员共同研讨《沈阳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布置与完成指导实施意见(讨论稿)》,会上各位教育专家围绕“科学设计·提质增效”这一主题,分层设置作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基准、沈阳将推出“双减”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研讨并拟定了基准和指导方向。

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衣鹏介绍,在“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将发生由随机性向计划性、由教师为主向学校为主(强调学校团队的智慧)、由关注数量向提升质量、由单一的知识型作业向多元的素养型作业等方面转变。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做到科学设计、精准指导以及加强管理。希望《实施意见》可以为全市一线教师带来一定的指导性方法、路径以及参考。

布置作业在数量方面,树立和强化“求质不求量”观念,坚决克服“为了作业而作业”问题。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以班级2/3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基准。

在时长方面,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适当安排校内巩固练习),3-6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7-9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教师和家长要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按时、独立、规范、整洁”的作业完成习惯,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作业设置要“坚持层次性、多样性原则”,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层设置作业,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梯度,让每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自信。

同时,鼓励学校设置满足不同学生选择需要的弹性作业,增强作业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挑战的欲望。

在会议的典型经验介绍环节,和平一校校长曹晶以《优势转胜势,“双减”出成效》为主题,介绍了学校先进做法。“5+2”之后,和平一校又做出了最扎实的调整。第一时段(15:30-16:30),科任老师进班,学生完成作业;第二时段,班主任回班,进行作业的答疑批改。此时学有余力的学生,会在七十多个社团中自主选择,扬长发展。这样,步骤清晰的作业管理操作体系让教师、学生、学校都有章可循。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