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咋报考? 如何规划学业? 怎样选科?

本报家长群一站式服务搞定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12日

扫码添加入群

初中生家长群现场直播互动进行中

有温度的大集体会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家长课堂学业生涯规划讲座

上周,本报初中生家长群邀请到了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一年级主任陈东阳、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学生发展处于童老师、沈阳市第120中学副校长赵红丽三位专家,他们就初中生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初升高志愿填报、学业规划以及高中选科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这些解答赢得了家长们的欢迎,他们认为提前了解这些内容对孩子报考择校大有裨益,本报记者还将继续跟进,及时报道2022年中考信息。欢迎家长们进群咨询。

初升高

提防“陡坡效应”

沈阳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一年级主任

解读人:陈东阳

初中和高中的学习状态,曾经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初中学习,一节课教和面,作业和面;一节课教擀皮,作业擀皮;直到教会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高中学习,一节课教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烙馅饼!

陈东阳表示,他身为高中老师,对这个比喻深表赞同。

“初升高的过渡是各学段的过渡中最为艰难的,因知识跨度大、难度大大增加等各种因素,导致初中和高中之间的知识衔接出现一定坡度,使中考后的新高一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遭遇不良效应,这种现象被称为‘陡坡效应’。高中学习更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找到不同和相同的规律。”

眼下,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要面对的是中考。在正确对待考试方面,陈东阳总结说,复习备考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决落实、执行学校的复习计划,跟住课堂教学指导和课下作业复习。

中考前的复习肯定是很紧张的,孩子们很多都睡得很晚,上课的时候就会出现打瞌睡的情况,作为一个教学管理者,陈东阳认为,很多孩子并没有利用好时间。比如每天放学回家后,会因为洗头、洗澡等琐事磨蹭,造成学习效率不高。他建议家长选取一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段,与孩子耐心沟通,把每一天的时间表、每一周的时间表,以及到中考前的规划,都系统梳理一下,才能更好地利用碎片时间。

很多家长关心中考填报问题,尤其是指标到校,这方面沈阳市招考办有明确的规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中考填报志愿时,指标到校是学籍或户籍对应区内高中。跟学籍走的话,需要按学生就读初中的名额走,如孩子在7中学上学,对应的指标高中就是沈河区的高中,27中、同泽高中,在报志愿时可以报考;跟户籍走的话,要按学生的户口所在地来决定,如孩子在7中上学,户口在皇姑区,可以跟孩子的户籍走,选择皇姑区内的指标高中,如120中学、11中学等高中。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学籍和户籍不兼得,只能选择一个;跟户籍走需要在初二的时候提前跟孩子学籍所在初中申请;跟户籍走的孩子占用的是所在学籍招生名额的社会指标,指标较少,竞争更为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指标到校生执行普通高中最低控制分数线,不单独设立录取控制分数线,未完成的指标到校生计划,予以取消。借读生(政策上允许的除外)、往届生不参加指标到校生录取。省重点指标到校人数,随省重点高中每年招生的总人数和各初中初三参加中考人数的变化而变化。并非每年固定不变。

作为高中老师,他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规划孩子未来的学业:孩子的学科特长、学习特点;孩子的兴趣、性格、能力特点;大学的专业目标、院校目标;大学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不同组合赋分优劣势分析;志愿填报优劣势分析。

关于新高考选科问题,这是个系统的工程,广大家长要一定提前了解。今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家长可以下载各高校本科专业的选考科目详细要求的文件表格,作为日后选科参考。

通过这两年的学生选科实践,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家长不分析孩子的学科特长,盲目跟风,不考虑孩子学习的特点和难度,对于赋分制度了解不透彻;在选科时哪个组合可以报考专业范围广就选哪个;还有就是根据孩子初中的学习情况判断高中的科目;还有一些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就选某一科,但是选科后是要重新分班的;还有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选文科组合太吃亏。

参加各种活动激发了潜能

为成绩逆袭打下基础

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学生发展处

解读人:于童

在大家的印象中,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应该是与沈阳市一流高中比肩的,近三年学校公费线分别是724分、733分、721分。但受益于指标到校政策,成绩在600多分的考生也可以进入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来学习。

于童分享说,给我印象很深刻的是2107班李洺鑫同学,他刚进入学校的时候全年级排546名。在今年高考中却以653分的成绩考入电子科技大学的工科实验班。他认为李洺鑫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高一时他参加了学校很多活动,各种学校和社团活动都有他的身影,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他勤思动脑、团队协作的精神,也为日后的成绩逆袭打下了基础。

选科后,李洺鑫进入物化地组合的班级,班主任老师一直都鼓励他、帮助他。在一次师生对话中李洺鑫说,要取得好成绩只有努力,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产生质变,所以无论现在身处什么阶段,无论现在成绩排名如何,都请不要停止努力奔跑的脚步,因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为自己设立坚定的目标,然后矢志不渝地向前冲,只要付出的努力足够下的功夫够深,最后的结果就一定不会辜负你。

正因为有这么努力的同学,有用心引导的老师,在新高考第一年,三十一中学取得了物理方向703分的高分,历史方向666分的高分。学校的高分考生霍智童在分享时感慨:最终考试能达到什么程度,并不是看擅长哪一科,而是看把最不好的那一科能发挥成什么样。我就是那个例子。

原来的霍智童数学能考到满分,而语文成绩永远是低于107分,甚至还考过89分。直到他在高三一次模考后幡然醒悟,迅速制定了语文学习计划,从基础知识抓起,多读多背,做了无数套高考真题。最终语文拿到了130分,靠着这个分数,他逆袭成为物理方向的第二名,被称为“小黑马”。

家长做好保障

突破学习高原期

沈阳市第120中学副校长

解读人:赵红丽

眼下无论是中考生还是高考生,都已经进入到学习的高原期,这个时段家长要做好保障工作,帮助孩子度过学习困难期,同时多收集一些信息,等到孩子模拟考试结束后,为志愿填报提供资料。

关于2022年报考问题,目前也只能参考往年的数据,然后根据孩子的模拟成绩,综合考量。沈阳市第120中学在去年扩招20人的基础上,2021年继续扩招100人,总招生数达到750人。其中30%是统招公费生,70%是指标到校生。

赵红丽举例,如果是皇姑区的考生,可以参考模拟考试校排名。具体来说,判断自己是否能考入120中学的主要依据有三方面,所在初中考入三校的人数;考入同类批次省重点高中的人数;还有该校享受的指标数。综合以上数据就可以推断出自己在学校的大致排位,以及考入120中学的位次。如果是其他区的考生,可以参考区排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区内每年考入三校的人数,考入同类重点高中的人数。

但赵红丽也提醒考生和家长,看排名但不能拘泥于排名,可以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报考原则。2021年沈阳市实施分数优先的报考原则,同等分数情况下查小分,不存在比较志愿顺序的问题。因此考生要把最心仪的学校放在第一志愿。

那么,家长们比较关心的新高考选科问题,学校是怎么安排的呢?赵红丽说,学校将会在高一期末考试后进行选科,所有班型都是平行班,对于学生选择比较少的组合实施走班,保证每个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辽沈晚报记者 冯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