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超额收益赛道收窄 新能源基金扎堆“突围”》。文章称,2021年新能源赛道大放异彩,新能源基金净值“节节高”,其中不乏净值上涨100%的“翻倍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公募始终保持对新能源相关主题的关注度。
持续布局新能源赛道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685只新能源基金(包括主题基金和重仓新能源股的全行业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达15.88%,较全市场基金平均收益率5.27%高10多个百分点。其中,有51只新能源基金收益率在50%以上。前海开源新经济A收益率超过100%,达到115.42%;长城行业轮动A、金鹰民族新兴、信诚新兴产业A等基金的收益率均在80%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虽然年末新能源板块波动有所加大,但公募仍在持续布局。
建信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于12月1日发行,华安中证内地新能源主题ETF联接基金12月20日起发售,首次募集规模上限50亿元。主动基金方面,大成基金12月8日起发行大成新能源混合基金,该基金投资于新能源相关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
作为主动投资基金,大成新能源混合基金对新能源投资范围作出界定:包括申万一级行业中的有色金属、化工、钢铁、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电子、汽车、公用事业的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含港股通标的),以及化学制药、玻璃制造、基础建设、专业工程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上市公司。
选股难度加大
不过,基金经理对新能源赛道的趋势判断,乐观中显现谨慎。
南方领航优选基金经理李振兴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新能源行业发展确定性值得期待。但考虑到当前估值水平,后续新能源投资机会可能更多是以结构性形式出现。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的基金经理王联欣认为,降准消息公布后,风险偏好抬升,高景气赛道将受益,但选股难度并未因此降低。截至12月3日,全部A股中年初至今涨幅在100%以上的股票达到322只,超过2019年的206只和2020年的269只,但2021年以来全部A股收益率中位数为5.8%,虽然高于2020年的3%,但低于2019年的15.6%。也就是说,从股票收益率中位数看,2019年的市场要比2021年更容易赚钱。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婧表示,在业绩增速较快的领域,新能源等赛道确定性较高。但新能源行业面临盈利增速从超高速向正常高增速回归,后续布局要寻找新增长点。
关注细分赛道
鹏华环保产业股票基金经理孟昊表示,2022年,在新能源细分行业中看好光伏。国内方面,胶膜的EVA粒子、硅料等行业,预计明年产能会释放,光伏需求增长预期比较乐观。海外方面,欧美对发展新能源的认识较为一致,预计明年光伏装机会在220-250GW,相比今年有50%的增幅。在光伏产业链中,重点看好组件、胶膜、逆变器领域。
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经理崔宸龙认为,能源革命这一核心主线具备明显投资机会。其中,光伏和锂电池作为生产端和应用端的代表,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