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扫码进群 参加活动
河北:“互联网+养老”构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家住河北邯郸复兴区百家村街道六二社区的丁秀玲,平日独居生活。今年8月的一天,她突然感觉不舒服,立刻按下随身佩戴的心脏监测设备的报警按钮,卫生服务站陈大夫接到报警,第一时间赶到丁秀玲家中诊治。
复兴区民政局副局长郭鑫说,经过探索,我们初步建立了“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援、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复兴区还组建了10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与80岁以上空巢老人、特困老人、孤寡老人等重点人群,结成“一帮一”对子,定期到7000余名老年人家中走访,解决老人生活难题。按照自愿原则,实施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方案,对全区1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优化老年人的起居环境和设施。
银发经济迎政策利好 老年消费蕴含新机遇
记者日前了解到,作为银发经济中的重要环节,老年消费近年来迎来加速期,从产品供给到服务模式的创新,在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成为提振消费的一个亮点。
抓住菜场、广场、卖场这三大老年人聚集的高频“场域”,以银发无忧为代表的老年体验店、专卖店正在全国快速发展。老年市场和婴童市场有很多相似性,比如轮椅和童车、老人鞋和学步鞋。对比婴童单一品牌百亿级的销售额,老年用品未来增长空间还很大。
聚焦老年人“冲浪”需求,电商纷纷推出“长辈模式”。随着电商对人们生活渗透不断加深,线上购物成为银发群体的“新潮流”。今年10月,一些主流电商平台首次推出“双11长辈会场”,并正式上线“长辈模式”,该模式有着信息简化、字体放大的特点,还有语音助手功能,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多元需求。发掘老年消费蕴含的新机遇,当前还有不少工作要做。相关部门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务的目录、质量标准,维护老年人消费权益。
北京:2025年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少于1200个
记者26日从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了解到,北京日前印发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该规划预计,到2035年北京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十四五”时期将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限窗口期,也是应对高龄化的重要窗口期。
规划中提出,北京将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到2025年,建成并运营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28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不少于1200个。此外,北京还将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促进企业年金发展,强化职业年金管理;探索引导参保人多缴费、长缴费的相关政策;加快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实现保值增值;适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山东:多部门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短板”
记者日前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为加强城镇住宅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山东提出,设区的市、县(市)自然资源部门在提出新建城镇居住区项目用地规划条件时,应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同步提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求。
针对一些居住区未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且无法按规定完成整改的情况,山东要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新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多种方式,按照标准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区的市、县(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深入挖掘小区内空间资源,对具备条件的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方式,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
此外,山东还明确了责任追究和处罚标准。其中,对未按标准规划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按标准配建及移交、擅自改变设施使用性质的,明确了执法主体和惩戒措施,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责令改正或予以处罚。
本栏目稿件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