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尾 防骗反诈 警方提示您这样做

▷对陌生电话要抱有戒备心 ▷通话中发现疑点立即终止通话 ▷看到“96110”打来电话一定要接
辽沈晚报 2021年12月04日

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反诈情势。

接听电话,处置警情。

骗局

破拆机

近期,随着反诈宣传的不断深入,沈阳市的电信网络诈骗接警电话明显下降。很多市民也很关心,反诈民警都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反诈服务?记者为此采访了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大队长王峰和他的同事进行了了解,并在此提醒中老年读者朋友们,年终岁尾更要提高反诈骗的意识。

预警、接警、技术反制

三管齐下

据了解,沈阳市公安局新型犯罪研究中心是一个指挥调度中心,承担着沈阳市全域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接警止付、预警劝阻和技术反制三项职能。室内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当日电诈警情、接警总数、涉案总金额等信息。在数十位接警员面前的电脑显示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被诈骗或疑似被诈骗的线索,需要接警员逐一拨打电话快速予以提醒。

双胞胎姐妹姜星、姜月在中心的“预警席”工作。怎么说话能让受害人意识到自己正在遭受电信诈骗并接受规劝,这是一项技术活。预警员姜星告诉记者,接到预警电话后,对方通常会有几种反应,一种是平静接听理性对话,另一种会有抵触情绪甚至挂断电话,并且对预警员的身份表示质疑。这两种情况还算比较好,说明受害人有一定的警觉性和戒备心,不至于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但是如果对方的电话一直“占线”,就要非常警惕了。

预警平台会显示诈骗类型、通话时间、通话次数,如果长时间无法电话联系上,这种情况比较危险,要将警情分发到分局,由辖区民警进行上门劝阻。这样劝阻的电话,姐妹俩每天要拨打百余个,虽然会受质疑、甚至被指责谩骂,但她们仍然很坚定地把预警工作做到位,减少群众被骗的可能。

三级预警直至上门

一市民保住了22万元

目前,沈阳警方已经建立起三级预警模式。市级预警机构处理部分高危预警,依托反诈平台分配全市预警数据,转递需要派警的预警数据,回访分局预警情况;区级预警机构采用110派警见面劝阻、电话预警、短信预警等方式处理市公安局下发的预警信息。一旦出现无法第一时间联系、被深度洗脑、拒不承认被骗、处于呼转状态等情况,警方将派出民警上门劝阻。

据介绍,近期市反诈中心发现沈河区居民殷女士疑似接到诈骗电话,便立即向沈河分局反诈中心发出预警提示,民警第一时间联系殷女士,但她的手机已被设置呼叫转移。随后,民警又马上联系殷女士的丈夫,可其不在家中且也联系不上殷女士。民警随即前往其家中,并与市局反诈中心取得联系,紧急封停了殷女士的两部手机号码。

当民警赶到殷女士家时,发现她正在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继而及时阻止。

经了解,诈骗分子冒充公安人员打电话给殷大姐,称其护照被冒用,涉嫌犯罪。慌乱之下,殷女士信以为真,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下载了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手机APP,还将自己的银行卡号告诉了对方,多亏手机迟迟没有收到诈骗分子索要的验证码。好在民警的到来,保住了银行卡内的22万元钱。民警在现场为她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通了预警功能。

看到“96110”打来电话一定要接

新型犯罪研究中心设有反诈骗专线96110,一旦市民被骗或处在被骗风险中时,96110作为公安机关的专线,会发出提示短信或直接拨打电话。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市民不知道这个电话,甚至不敢接听。王峰警官也在此提醒,市民看到手机上有“96110”打来电话时,一定要接听。

“目前,反诈支队和110报警服务平台及报警群众实现了三方通话,也就是说,群众拨打110报警求助,接警人员发现警情与诈骗有关,就会将反诈民警的电话切入进来,同时接听,迅速反应。”王峰警官介绍说,反诈骗抢的是时间,拼的是速度,“一旦发现被骗,报警越快越好,转账后的15分钟为追款的黄金时间,在此时间内报警,公安机关有较大机会冻结账户,为被害人挽回损失。”

电信网络诈骗,其实就是一场“剧本杀”。每一本诈骗剧本背后,都藏着一个庞大的犯罪产业链,不法分子们扮演着不同角色。尤其是到年底了,骗子们也在“冲业绩”,诈骗剧本不断升级,所以也请中老年读者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