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常佩业在沈阳收徒

辽沈晚报 2021年10月24日

穆凯,非遗项目“沈阳相声”代表性传承人、沈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

常佩业,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常佩业夫妻与三名徒弟合影。

10月23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佩业收徒仪式在沈阳举行。

六合社相声演员、东北大学大二学生李朝鲁正式拜师,成为常佩业的正式弟子,来自全国的多位曲艺名家纷纷赶到现场祝贺。

收徒现场遵循曲艺界传统的“摆知”仪式,由相声名家汤敏、王振华、孙伟担任“引保代”师共同见证了常佩业收徒,李朝鲁拜师。

常佩业作为东北地区相声的代表人物之一,五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相声舞台,创作表演了二百多段相声作品,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他最近四年来第二次收徒,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支持,更是一种“相声人”尊师重道的传承。常老师对待艺术极为认真,收徒也是非常严格,这次收的弟子李朝鲁令常佩业非常欣赏。

19岁的李朝鲁就读于东北大学,六合社相声演员。9岁开始跟随常佩业老师学艺。2018年获得辽宁省3D电脑制作二等奖、2020年获得东北大学主持人大赛一等奖、金牌主持人称号。创作表演的相声有《我是大文豪》《优秀如我》《打个比方》。李朝鲁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小是把相声与竹笛、美术、书法并列的兴趣爱好,但正是和师父常佩业的缘分,坚持学习到了现在,直到拜入师门。通过十年的教与学的接触,李朝鲁的对相声艺术的挚爱、痴迷和人品,得到常老师的认可,正式收为徒弟。

李朝鲁表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站在很大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现在还是个不断学习提升的阶段,等将来大学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如果有可能会选择深入到这个行业,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常佩业师承已故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马季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常佩业的做艺和为人。常佩业告诫弟子,要以马季等前辈为榜样,多创作演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好作品。常佩业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意不遗余力地为弟子们授业解惑,并与徒弟们共同钻研业务,进一步加强创作,为广大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相声作品。

黄晓娟、郝赫、穆凯等众多曲艺名家出席了收徒仪式。

记者专访

希望通过收徒仪式吸引更多人才进入相声圈

常佩业经历了沈阳相声的黄金时代,当年北京、天津、沈阳并称全国相声三大重地,涌现出杨振华、金炳昶、王志涛、常佩业等一批优秀相声演员。

随着时代社会发展,沈阳相声陷入低谷,常佩业认为不是相声行业不景气,而是娱乐形式多样化,让人们分散了注意力。

谈到收徒,常佩业自认比较谨慎,一是要对徒弟负责,希望徒弟以后能够有一个非常好的前途,二是徒弟人品要靠谱,不能像某些相声演员和师父开撕。

“除了人品,还要考虑他对相声事业的热爱程度,也是能否收徒的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作为一个相声老演员,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相声演员出来,才能使我们辽沈地区的相声香火不断。”这也是常佩业收徒李朝鲁的重要原因,他从9岁给李朝鲁打基础,一直到19岁正式收徒,也是观察了他很久。

“朝鲁在东北大学虽然是大二学生,但也是校园明星,主持各种晚会,包括他自己的创作都非常好,所以我才决定收徒。”但常佩业认为这次收徒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徒弟,而是通过这次收徒引起关注,也想吸引更多想投身相声艺术行业的年轻人的注意,提个醒,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途径学习,跨过这个门槛。

“不管什么行当,都需要新生力量的注入,这个行当才有活力,我希望更多有追求、有文化、有素质的年轻人来加入我们这个相声队伍,这样相声队伍才会壮大,更好地发展相声艺术。”

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刘臣君 图片由辛宇提供

记者专访

沈阳的相声市场

正在回暖

辽沈地区的相声一直是在中国相声界占有一席之地,沈阳相声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延续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代表人物。

杨振华与金炳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名震全国,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代表人物创造了沈阳相声、辽沈相声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穆凯说:“今天收徒的常佩业老师就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沈阳相声、辽宁相声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很多作品是现实题材,紧贴时代,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也是咱们东北相声的一个特点,它出自生活,与时代紧密结合,所以才会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听众们的喜欢。他们听了东北相声,会喜欢这块黑土地这种笑的艺术。”

穆凯表示,沈阳仍然是全国非常重要的相声聚集地,也是一个很大的相声码头。他举例说,现在沈阳市有九家民营社团,加上沈阳曲艺团这样的专业团队,十家专业和非专业团体在整个市场里进行着演出,进行相声的传播,这种发展也吸引了很多外地社团到沈阳开垦相声市场。

“除嘻哈包袱铺以外,我听说陆陆续续还会有其他的相声社团来咱们沈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讯号,意味着咱们沈阳的相声圈现在正在回暖,沈阳相声正在生发着活力。”令穆凯感到欣喜的是,从十几年前青黄不接的沈阳相声队伍,到今天已经看到了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相声队伍当中。“我们沈阳曲艺团在前几年进了几个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相声演员,他们经过两年多的锤炼,已经在辽沈地区的相声舞台上崭露头角。”

穆凯认为除了专业舞台上的年轻演员,民营社团也有了更多年轻人的支撑,沈阳的相声圈才有了更多新血。“他们呢,虽然不是专门从事这个相声表演,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他们热爱、喜欢、痴迷于相声,像今天拜师的李朝鲁这个孩子,他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也是民营社团一名兼职演员,他们从基础学起,一路成长,正是有很多老师和前辈在指导。”

穆凯认为相声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在过去主要靠拜师学艺来完成,如今再看这种形式,和研究生导师制相似,需要对学生因材施教。“相声和很多传统艺术需要因材施教,一个学生的性格、天赋到底适合什么方向的发展,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但这需要一个名师,就是明明白白的师父。”

穆凯说,他希望这些热爱相声的年轻人一定要打好基础,在这个前提下用自己喜好的表演状态来成就自己的风格,才能在艺术上越来越成熟,用舞台表演锤炼自己的表演。“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年演员最后扛起我们辽沈地区相声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