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行后,孩子们的课余活动增加了。辽沈晚报记者 王迪 摄
“双减”政策实行后,沈阳市全市教育系统迅速行动。
目前,沈阳49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5+2”。全市已成立1.2万多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
目前,沈阳49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5+2”。全市已成立1.2万多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拓展了学生个性成长的时间与空间,也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全市有61所学校开展了暑期托管,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参与学生8.9万人次。
减少考试次数
杜绝向家长布置作业
记者从沈阳市教育局获悉,在全面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方面,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了作业管理校长负责制、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作业公示制等制度,加强同一班级不同学科作业布置的统筹协调,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实现小学书面作业基本在校内完成,初中作业大部分在校内完成。另一方面,减轻家长压力,杜绝向家长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同时,切实减轻考试压力,通过控制考试次数、提高命题质量、实行考试成绩等级制呈现等措施,让学校教学不赶进度、不超标准。
构建多元作业体系
沈阳各校已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实行学生作业教师试做指导制,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亲自试做,确保难度符合课程标准、数量和时长不超标。另一方面,构建多元作业体系,落实五育并举要求,把劳动实践、文体活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等内容纳入作业范畴,注重设计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作业、综合性作业,完善作业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沈河区二经二校、铁西区勋望小学建农分校、皇姑区童晖小学、大东区辽沈街第二小学、于洪区的沈阳市实验学校中海城小学、沈北新区新城子街第一小学、苏家屯区雪松路小学、法库县实验小学、康平县含光小学等多所学校在多元作业体系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显著成效。
义务教育作业专区已正式上线
9月24日,沈阳市的义务教育作业专区已正式上线,由市级教研团队研发的基础性作业标准在平台上共享,全市教师根据标准,参考平台提供的范例,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全面推行“基础+弹性”作业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全程管理,做到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反馈全链条管理,教师对布置的作业实行全批全改,有针对性地反馈批改结果,强化面批讲解。强化典型引路,市区行政和教研部门召开了11场作业管理现场会,交流典型经验,推广先进做法。
全市49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全面落实“5+2”
在全面提高课后服务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工作方面。全市497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落实“5+2”时间要求,实现了学校全覆盖,基本实现了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沈阳市普遍下班时间相衔接,有效化解了家长接孩子难的问题。部分学校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进一步提供延时服务,比如浑南九小,执行了“5+3”的标准,为有需求的学生再提供1小时的延时服务。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家长周末、寒暑假看护难问题,沈阳市创新开展了周六课后服务和寒暑假托管服务,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全市有61所学校开展了暑期托管,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参与学生8.9万人次。
全市各学校在提高服务品质上做文章,在作业答疑辅导的基础上,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多元化、品质化的课程体系,结合实际广泛开展科普、体育、艺术、阅读、劳动等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全市已成立了1.2万多个课后兴趣小组与社团,拓展了学生个性成长的时间与空间,也有效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市财政每年平均安排
1.8亿元专项资金
在经费方面,市财政每年平均安排1.8亿元专项资金,保障普惠性课后服务,其中90%用于教师补助。
同时,坚持公益普惠的原则,市教育局会同发改委、财政局制定了收费标准,个性化服务每月不超过200元每生,周末和暑假托管暂定每天不超过30元标准收费。
在师资方面,坚持以校内教师为主,目前全市教师参与课后服务比例达到80%,同时聘请了3290名校外专业人士参与,有效保障了课后服务品质。
大东区统筹学校课后服务需求,盘活教师资源,开展了优秀教师跨学校、跨学段交叉任职。
辽沈晚报记者 王月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