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诈警官给“辽沈晚报老年学堂”群友上网课进行骗术大起底

不惧不贪不盲从 天下骗子都认怂

辽沈晚报 2021年09月04日

欢迎扫码进群 参加活动

在本报组建的“辽沈晚报老年学堂”微信群里,我们邀请到了沈阳市公安局刑侦禁毒局反诈支队大队长王峰。王警官多年来始终奋战在从事打击刑事犯罪一线,在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理论研究。本期老年学堂,王警官根据近期的最新典型诈骗案例,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以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与能力。

别被骗子心理破防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老年人群中的普及,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增加了中老年人与诈骗分子遭遇的概率。王警官给大家讲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熟人诈骗”“刷单诈骗”三类典型诈骗方式。

“三类诈骗手段都是在利用人们内心情绪的变化。恐惧、焦急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冷静,因为人在情绪剧烈波动的时候容易作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没法控制情绪,那一定要第一时间把这件事告诉身边的人,比如家人、孩子、同学。”诈骗分子的话术里经常会有一句话“一定不要告诉你身边的人、更不要告诉你的孩子、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听到这些时,不要让自己处于信息闭塞的环境,要随时求助。

“我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你可以拨打114,核实一下我的电话号码”“把全部财产转移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王警官提示说,大家接到陌生来电,只要听到类似这样的话,就要赶紧提高警惕,挂断电话,不要被对方“洗脑”,公检法人员是不会通过远程程序查案、传递逮捕令的,不要因急于证明自身清白或挽回损失,而答应配合其所谓的“调查”。

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王警官凭借自己这些年了解的情况表示,很多人其实被骗了之后是不愿意说出来的,因为大家会有一种观念,觉得“傻子才上当受骗”,但实际上被骗的都不是傻子,骗子之所以那么厉害,并不是骗子本身厉害,而是骗子手里面拿的剧本特别厉害。骗子的剧本,实际上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虽然很多老年人平时也具有一定的反诈骗能力,但是所谓“关心则乱”,有时候因为涉及家人,可能一瞬间会慌乱,造成大脑空白,误入了骗子的陷阱。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要觉得自己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就不会上当受骗,因为您知道的再多也有您不懂的领域,也有您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一旦您没接触过的这个事情恰恰又是您内心的需求,骗子就容易在这个时候乘虚而入。”王警官在群里反复强调,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放下这种高姿态,要虚心地去学习新鲜事物,虚心地听取公安机关宣传的防骗知识。

开通反诈防骗渠道

在老年课堂中,王警官还举例自己和母亲与保健品销售交涉的亲身经历提醒大家,生病之后,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销,要赶紧去正规医院,听医生的建议。

王警官推荐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它的“反诈预警、身份验真、APP自查、风险查询”等核心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民众被骗的可能性。“大家在注册的时候一定要打开手机的全部权限给这个软件,比如通讯录、后台运行等等的权限都要通通打开”。同时也推荐大家关注“沈阳公安反电信网络犯罪查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因为这是我们沈阳本地,公安机关最先知道某个诈骗事例后,会第一时间提醒大家。通过发布预警和防范措施,增强群众防骗意识,提高群众防骗能力。”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

群友

互动

智斗骗子

没上当

百合:

我当年就是一个受骗者,虽说钱没被骗走,但当时也吓够呛。骗子和王警官说的一模一样,他说他是上海的警官,说我有一张信用卡刷了一万多没还,我一听就非常紧张,然后又说我有其他问题,我俩开始周旋,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我儿子在外地帮我报警了,好险没被骗,现在想想都觉得后怕。

喜欢唱歌的和平老头:

保健品公司的套路很多,为了骗老年人,请“讲师”行骗。 我父亲生前被保健品公司骗了两万,我给他要回来的。当时业务员还挺不高兴,不愿意给,看到我录像了才给。

不负好时光:

个人觉得,只要没有占便宜的心理,至少就少了大半的上当概率。我总能接到关于股票的电话,什么内部消息、稳赚,我问打电话的人;“如果有这机会,你还用给我打电话吗?早就炒股赚了吧!”

辽沈晚报记者 王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