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黹府绣坊:

南工北绣绣出“双栖油画”

辽沈晚报 2021年07月27日

刘军与部分黹绣作品。辽沈晚报记者 吴章杰 摄

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毓黹(zhǐ)府黹绣艺术博物馆中,有满满的一面墙挂着的是一面长4.5米、高2.45米的巨幅黹绣绣品,这是100多年前为了给毓黹府绣坊第一代传人庆祝60大寿,第二代黹绣的8位绣娘历时3年完成。

这面墙的对面,是一幅幅镶在镜框中以“荷花”为主题的现代派“油画”,如果仔细查看,这些“油画”居然也都是刺绣作品,它们出自毓黹府绣坊第六代传人刘军之手,为了完成这些作品,刘军同样花费了3年多的时间对刺绣针法进行改良创新。

传统与现代,隔墙相望,在这间工作室里交相辉映。

毓黹府绣坊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唐代,明朝宪宗皇帝赞叹其“针黹隽品,精巧无比”并御题授匾“毓黹府”,是唯一以家族绣法冠名的绣艺流派。

1946年,毓黹府绣坊落户沈阳老北市,是奉天第一家刺绣缝纫店;1949年后生产的水仙花牌绣衣曾是出口创汇的著名品牌。

“改革开放初期,绣坊濒临倒闭,水仙花这个牌子现在都已经没有了;当时的第四、五代传人靠着珠绣晚礼服让绣坊起死回生。”刘军介绍。

黹绣本身就是结合实用性与象征意义形成的一套完整艺术体系,应用于日常生活,代有创新。

上世纪90年代末,刘军开创性地用刺绣的手法创作现代派油画风格的绣品,双栖绣就此诞生。

“我们的传承是非常讲究美术基础的,传人除了要学习绣工,还要学习书法和绘画。我早年就曾求学在郭子绪先生门下,还曾经到各地学习各个流派的绣法针法。我们每一代传承人都绣荷花,寓意:合作、和睦、和平,所以我的双栖绣的开端系列作品也是‘荷花’为主题。”刘军介绍。

双栖绣运用黹绣刺绣艺术技法、美术基本知识、光学原理,又集合了各家所长,采用乱针针法,合理运用丝线漫反射效应,使绣面色彩绚烂,把黹绣精工细作、繁丽丰厚的画面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一经问世就引起轰动。

2020年12月毓黹府绣坊获评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黹绣作品收录《中国工艺美术全集·辽宁卷》中。

“刺绣这种传统工艺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语言,传统工艺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种独特的语言是肯定会打动世界的。我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人,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代表沈阳,获得更多的认可。”刘军表示。辽沈晚报记者 隋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