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廆墓砖还辽西慕容千年清白

辽沈晚报 2021年07月20日

在辽博展出的由朝阳北塔一带出土的前燕“人面半瓦当”

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汲水图

《新唐书》里记载的慕容复事迹

前燕李廆墓砖上凿刻的东晋“永昌”年号

前燕李廆墓砖上凿刻的“燕国”字样

现藏于锦州市博物馆刻有“永昌三年”东晋年号的李廆墓砖

在辽博“龙城春秋——三燕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块刻字墓砖(原件在锦州博物馆)颇有说道,它是千年前慕容燕国经营关外辽土的时代见证,是慕容鲜卑乱世中依然忠于东晋中央政府的历史信物。小小一块砖,却含大文章!

慕容前燕是东晋王朝在北方的“合法代言人”

1992年11月,锦州市凌河区修建“海锦大厦”时,发现一处晋墓,墓内出土了一块断裂的青砖,上面刻有“燕国蓟李廆永昌三年正月廿六日亡”的字样。经考古工作者认定,该砖为墓表,即墓志铭的前身。

李廆墓砖长32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阴刻汉字3行,共计15个字,它透露两个信息:一是李廆祖籍蓟城,蓟城位于今北京西南;二是李廆死于公元324年。

李廆墓表中所刻的“永昌三年”,在历史上是一个不存在的年号。永昌(322年—323年二月),是东晋元帝司马睿所用的第三个年号,共计两年。永昌元年(322年)11月初十,司马睿病逝于建康宫内殿。永昌元年(322年)闰十月,即位的晋明帝沿用“永昌”年号。永昌二年(323年)三月改元“太宁元年”,李廆墓砖上所刻的“永昌三年”实为“太宁二年”。

之所以刻错年号,并非有意,因当时中原地区连年战乱,锦州地区与江南的东晋相距千里,消息隔绝,东晋改年号之事尚未传递到辽西,慕容政权仍尊“永昌”年号,这表明控制辽西地区的慕容氏仍尊晋廷为正朔,力挺华夏文明。

较之纷纷自立的各路枭雄,慕容氏不随波逐流,而心向中央,这是慕容王族依据形势所作的理性选择,所谓“尊王攘夷正名分,远交近攻霸业图。”

慕容燕国的创始人慕容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他深感,以慕容鲜卑目前的实力,无法与强大的西晋中央政权抗衡,而本族周边又盘踞着宇文鲜卑、段氏鲜卑等一系列对立派,如不与西晋媾和,势必四面受敌,部族形势将危如累卵,因此,改变国策已迫在眉睫。《晋书·卷一百八》载:廆谋于其众曰:“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且华裔理殊,强弱固别,岂能与晋竞乎?何为不和以害吾百姓邪!”公元289年四月,慕容廆遣使降晋,帝嘉之,拜为鲜卑都督。

慕容廆归顺后,立刻与西晋化干戈为玉帛。他先将部族的屯聚地,由“徒河之青山”转至大棘城;然后又主动去拜访西晋的东夷校尉、自己从前的敌人何龛,与之和好;幽州发大水,百姓逃奔辽西,慕容廆开仓放粮,广为赈济,史载“天子闻而嘉之,褒赐命服。”

慕容廆为人睿智,善于乱世中精准判断形势,有主见,不乱站队。西晋永平元年(291年),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一场历时十六年之久的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天下随之大乱,刘渊、李雄、石勒等先后起兵,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亦卷入到战乱之中,如鲜卑拓拔部、段部、宇文部,都依附于东海王司马越,与成都王司马颖以及刘渊、石勒为敌;白部鲜卑则依附于刘渊,与司马越为敌。此时,慕容廆则采取了观望政策,并于西晋永嘉元年(307年),自称鲜卑大单于,仍尊奉晋室,心向朝廷。

慕容廆虚心纳谏,他听从汉族谋士鲁昌、高诩之言,派使臣王济专程由海路前往建康(今江苏南京),力挺琅邪王司马睿承续晋国帝位。大棘城之战后,慕容廆又接受谋臣宋该的建议,遣裴嶷奉表并携带所获宇文部大单于的三枚印玺,前往建康献捷。

为表彰慕容廆的忠心与战绩,南渡的晋廷对其不断封官加爵:如东晋太兴三年(320年),帝遣使者拜廆监平州诸军事、安北将军、平州刺史,增邑二千户;东晋太兴四年(321年)十二月,东晋以慕容廆为都督幽平二州及东夷诸军事、车骑将军、平州牧,进封辽东郡公,邑一万户,常侍、单于并如故,赐丹书铁券,承制海东,命备官司,置平州守宰;晋成帝即位,加封慕容廆侍中,位特进;咸和五年,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固辞不受……

《前燕后燕北燕史》主编、朝阳学者周亚利指出,实际上,慕容廆当时已成为晋朝在北方的“合法代言人”,慕容廆的封号、政权是代表正朔的晋室公开认可的,慕容廆的军队是十六国南北朝时代法理上“国家正规军”。此后,慕容氏无论是讨伐宇文、段氏、高句丽,还是进击后赵、冉魏,都是代君行道,以伐有罪,始终是站在国家法律与道德的制高点上的。因此,后世史家受夷夏大防偏见影响,把慕容列为五胡之列,将慕容燕国视为叛乱割据政权,这是违背事实基础,完全不符历史真相的严重误读!

慕容被污名背后的历史玄机

长期以来,建立前燕、后燕、南燕、西燕与吐谷浑王国的辽西慕容氏被划入乱华的五胡,推波助澜者层出不穷。但回归历史,后人终于搞清了一个基本事实:斩杀冉闵的辽西慕容燕军,是代表正朔的“国家正规军”;称雄东北的慕容燕国,是听从东晋皇帝指令的“东北合法地方政权”;慕容击后赵、灭冉魏,都是东晋中央政府授权或授意的!

这一关键之处被选择性故意写错,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遗症:千年前的慕容氏为捍卫华夏秩序、延续华夏文明所付出的忠诚与热血,惨遭颠覆,全被污名;朝阳壮丽的“三燕历史”被迫屈身一隅之地,被人为地边缘与矮化,谁肯为贡献巨大的慕容燕国说句公道话?

特别过分的是,为了烘托五胡的凶残,一些人编造了慕容杀人吃人的惊悚段子,以期为同样借题发挥、不靠谱的所谓冉闵“杀胡令”提供正义叙事的悲壮脚本。真实的历史是:晋朝的幽州军阀王浚,勾结段氏鲜卑、乌桓人参与中原混战,攻陷邺城后纵兵大掠。当时段氏鲜卑掠获中原妇女甚多,欲将她们带回本部族,王浚不肯,导致八千妇女被杀。史家指出,“八王之乱”中的屠杀平民事件,自此开始(“黔庶荼毒,自此始也”)。杀人者是段氏鲜卑,与慕容鲜卑压根儿不挨边。辽西慕容本是国家秩序的捍卫者,却被谣言传成了“屠汉的凶手”“食人的恶魔”,原告竟沦为被告!

立足辽土、进军中原、统一华夏、造福黎庶,是慕容王族子孙相承的梦寐理想,是大燕国不可动摇的既定国策,谁阻挡这个梦想的实现,谁就是大燕之敌!很可惜,慕容的“统一之梦”最终止步邺城,与同样败落于邺城的石赵政权相仿,敏感的“接班人问题”,成了慕容氏盛极而衰的死结。

李廆墓砖的错标年号,却折射了慕容鲜卑崛起辽西的跌宕历史。这块刻有“永昌三年”的千年青砖传递着那个动荡年代的岁月声音,讲述着一段段波谲云诡的谋算与韬略、惊心动魄的妥协与抗争,令后人睹物追思,感喟不已!

辽沈晚报主任记者 张松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