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步摇:慕容鲜卑人最爱的佩饰

辽沈晚报 2021年07月20日

金步摇

金步摇

慕容前燕的金铃

三燕金摇叶饰带有西方文化色彩

金步摇

金光灿烂、摇曳生姿。

用这八个字去形容动静皆美的金步摇,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辽宁省博物馆本次推出的“龙城春秋——三燕文化考古成果展”中,有一类文物,以精美的造型,精致的工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金步摇,这个金质的冠饰,精致唯美,它可是三燕时期,慕容鲜卑人最爱佩戴的冠饰。同时,它也反映出慕容鲜卑的文化面貌,已成为三燕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记者采访了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馆员马卉,为我们揭开了金步摇的神秘面纱,将金步摇的“前世今生” 娓娓道来。

金步摇原为“舶来品” 约在汉代传入我国

马卉介绍,慕容鲜卑喜爱佩戴金器,金器构成了其遗物中具有特色的组成部分,金器种类繁多,数量丰富,以首饰、服饰件、马具为主。其中的金步摇最为引人注目。

金步摇是慕容鲜卑特有的一种冠饰,是以花树状枝干上缠绕桃形金叶形成,它不同于已在中原流行的妇女使用的发饰“垂珠步摇”。这种金属摇叶装饰源于西亚,是通过草原丝绸之路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传入,流行于辽西地区,成为三燕文化的显著特点。

“步摇”名称最早起源于中国,它的原意是描述一种垂珠的首饰“步则摇动”的状态,后来也成为了这类首饰的专用名词。流行于中原的“垂珠步摇”是古代女子的重要首饰之一,其制法是先以金银丝编成树枝状,枝上缀满珠宝花饰,并有五彩珠玉垂下,使用时固定于发髻。

“考古发现表明,金步摇的做法起源于中西亚,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一种是作为步摇形装饰片存在,另一种是作为步摇冠独立存在。”马卉告诉记者,早在五千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乌尔(UR)王墓群中,随葬侍女的头部即出现有用连排的一枚枚金树叶穿缀而成的半环形状的额饰。金叶都是锤鍱金箔做成,叶脉纹路毕现,叶蒂卷附在串绳上,叶垂于外。1864年,在顿河下游新切尔卡斯克的萨尔马泰(即中国史书记载的“奄蔡”)女王墓中出土了一件“金冠”,其年代为公元前二世纪,即相当于中国的西汉初年。1979年在阿富汗北部席巴尔甘(shibarghan)发现的金丘大月氏墓群,其时代为公元1世纪前期其中金丘六号墓的一件金质步摇冠有一条长四十七、宽四厘米的横带,带的两端有环。横带上装有五簇图案化的树木形步摇,内四树各对栖二鸟。每树又各有六枚六瓣形花朵,还满缀圆形摇叶。

由此可知,步摇金饰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因为与我国传统系统的步摇装饰有这共同的“步则摇动”的特点,所以在西亚的步摇传入之后也称之为“步摇”。其主要向两个方向传播:一个是向中原,另一个方向则沿着草原丝路向东传播。传入中原的一路,由于中原服饰传统力量强大,逐渐被改造纳入中国的传统首饰和等级服饰制度。而另一路沿草原丝路向东传播,则保留了步摇冠的形式。逐渐成为了三燕文化时期的重要冠头饰。

受西域文化影响 慕容鲜卑金步摇独具特色

由于慕容氏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其步摇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考古发现的步摇实物大部分都出土于慕容鲜卑的遗迹中。从中可以发现,慕容鲜卑的步摇与中原的不同,其构成步摇的基础饰件是步摇叶片而无垂珠,形成独立的,富有特点的摇叶元素。1957年北票徐四花乡房身村鲜卑墓出土的两件花树状金步摇,就是慕容鲜卑步摇饰品的代表。

这对金步摇,形制基本相似,由基座、花枝和摇叶三部分构成。基座是金博山形,为了方便固定在头发上,工匠以金博山上缭绕的步摇枝为托,经手工弯曲后做出几个圆环,极薄的金缀叶若即若离地挂在圆环上,随着主人款款莲步,轻轻摇曳,仿佛一树金色花开,万束光来。

在位于北票西官营子发现的北燕开国宰相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这件金步摇冠通高26厘米,由顶花和笼冠的梁架组成,是一种笼在冠上的花饰。顶花被安装在了十字形梁架的交叉中心,以扁球叠加仰钵形金饰作为基座,座上伸出六个花枝,每个花枝上缀有三片桃形金片,摇动即响。作为梁架的长条形金片两边扎有针眼,作缀饰其它事物之用,一端较短,当为安放冠前的帽正所用。《晋书》和《十六国春秋》中也有:“燕代少年多冠步摇冠”,冯素弗卒年仅三十余岁,综合来看,北方的“步摇冠”或主要是青少年人群惯用和喜爱的冠戴。

南朝梁陈时的文学家沈炯有《长安少年行》诗云:“长安好少年,骢马铁连钱。……步摇如飞燕,宝剑似舒莲。去来新市侧,遨游大道边。”沈炯原仕南梁,后被西魏所俘,留居约两三年,于梁绍泰二年(556年)南归,可能是居西魏时作此诗,由此可推知北朝仍有步摇冠。

其实,金属的摇叶装饰在我国的北方草原早已流行,如内蒙古杭锦旗发现的春秋晚期的马面饰,上面就有摇叶元素。这种摇叶的因素最东已经达到了吉林省,在吉林老河深墓地也发现了摇叶耳饰品。辽西发现的喇嘛洞墓地出土的步摇耳饰也同样是这样的文化因素而来。

西亚地域的域外摇叶文化通过西汉著名的丝绸之路历经数个世纪的辗转传播,到北方草原后可能最先被慕容鲜卑所吸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慕容摇叶文化。

马卉介绍,从工艺上看,锤鍱、镂刻、铆钉、镶嵌、掐丝、金珠焊缀的技法都已成熟运用。这种掐丝、金珠焊接、镶嵌工艺约公元前四世纪末出现于中国,首先在西北游牧民族中流行,东汉魏晋时期中原应用这种工艺制作的金珠有零星发现,但是基本上为西方舶来品。从考古发现看,慕容鲜卑金器数量多,工艺水平精湛,并且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成熟的金器制作工艺技术此时很可能已传入辽西,为慕容鲜卑人掌握。

慕容鲜卑人最爱佩戴冠饰 对我国东邻地区影响巨大

独具特色的慕容鲜卑金步摇,不仅在三燕时期成为慕容鲜卑人最喜爱的冠饰,还对我国东邻地区产生了影响。

“金步摇不仅成为当时青少年人群喜爱的冠饰,它经过辽东半岛东传,还对我国东邻地区影响巨大。”马卉表示,在文献中可见到生活在西北的慕容鲜卑一支的吐谷浑“首戴金花冠”遗俗的记载金步摇饰虽如昙花一现,盛行时间不长,但是其影响却远及朝鲜和日本,并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高句丽、百济、新罗地区都有步摇饰物发现。朝鲜半岛三国时期皇南大家北坟出土金步摇冠,金冠上有许多华丽装饰物,其中冠面分布有数十个摇叶,冠座左右端各垂挂着一个坠满摇叶和曲玉的垂饰。韩国银铃冢、皇南大坟,日本新泽千冢126号坟出土的耳饰也密集地排列着多组摇叶。日本新泽千冢126号坟出土的方形冠饰,形制同于房身二号墓出土的龙凤纹方形冠饰,且装饰一周摇叶。日本藤之木古坟的出土文物中,更是将摇叶遍布整个服饰,从冠到履,至为丰富。这些考古发现说明慕容鲜卑的金饰对中国东邻地区的影响巨大。

步摇饰品原本起源于西方,但在传入中国后,文化习俗各异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都对其青睐有加,直到唐代,仍有文人作“玉作搔头金步摇”,令人回味。以步摇为代表的鲜卑金器制品,突出反映了3至5世纪草原丝绸之路商贸繁荣,东西方文化及与辽西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趋势。

辽沈晚报记者 朱柏玲 文 查金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