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罗老汉与前来与他认亲的侄子们见面。警方供图
罗老汉在派出所与四川家乡的亲人们视频见面。警方供图
36年的岁月变迁,当年少小离家的他,如今已经是65岁,满头白发。他从未办过身份证,出生日期都已经记不清,虽然知道自己是四川人,但是与家乡的亲人一点联系也没有。年龄越大,思乡的情绪就越发浓烈。
住在辽宁海城的罗老汉出生于1956年,已经65岁。他没想到,在派出所的帮助下,仅仅不到10天就见到了驾车270公里来认亲的侄子们。
“幺叔,你还认得我吗?你还给我买过小衣服嘞!”辽宁海城市公安局马风派出所门前,大侄子话一出口,多年未见的陌生感已经彻底消失,叔侄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罗老汉说离家的时候自己还是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心想外出打工赚钱,回来孝敬父母,但这一走就是36年,如今父母早已不在,自己也是满头白发。“还好一切还不算太晚。已经这个岁数,终于能够找到亲人,回归家族,我没有什么遗憾了。”
马风派出所民警为辖区矿山居民办理暂住证时,发现一位60多岁操持浓厚四川方言老人自称姓罗。罗老汉没有任何身份证明,连自己的出生日期也已记不清,离家30多年,家乡是四川宜宾地区兴文县义合乡人。
罗老汉强调,自己在家乡有户籍信息,但是因为太多年没有回去,所以信息一直没有更新。
罗老汉向民警讲述了自己的故事。1985年春节刚过,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麒麟苗族乡海纳村,当时年轻的罗老汉才20多岁,经营屠宰生意,本来生活在村子里过得比较安逸,却因为没有按政府规定办理屠宰证被村民举报,性格倔强的他一气之下就停了生意,外出打工。
罗老汉告诉民警,想把自己身份信息补全,还惦记着远在四川的家人。民警遂对其提供的信息上网进行比对查不到任何信息,又提取该人的生物检材、指纹、人像进行技术比对仍然无结果,请四川省兴文县公安协助查找,答复竟然是查无此人,该县没有义合乡。
这时候民警吕伟突然想到在部队服役期间,四川籍战友说过,四川方言说出来的音与普通话有差别。吕伟特意将罗老汉的视频发给战友看,果然发现新线索,“原来四川方言义合乡翻译成普通话读麒麟乡”,而当地兴文县确实有这个乡镇。
最终吕伟与当地罗氏宗族族长取得联系,证实了罗老汉的身份。
当罗老汉通过微信视频与宗族亲人见面,虽然分别36年,但熟悉的方言和记忆很快都认出对方,宗族连夜开会决定由宗族派人将罗老汉接回老家。
罗老汉的侄子们从四川老家驱车2700公里,赶到海城市马风派出所,见到离别36年的幺叔。
大侄子说幺叔离家时,自己只有5岁,依稀记得幺叔挣钱给自己买的小衣服,离家出走后全宗族都没有放弃寻找过他。罗老汉的户口和老宅,在家乡的罗氏宗族依然为其保留着,回去以后就可以办理身份证和五保户,很不幸的是,罗老汉的哥哥已经过世,没有见到弟弟最后一面。辽沈晚报首席记者 吕洋